英格丽褒曼和卡帕奥斯卡影后与战地摄影师

时间:2023/12/29 14:18:56 来源:扁桃体恶性淋巴瘤

撰文

蒋旖旎“我只对两种人有兴趣,一是逗我开心的人,一是让我事业有长进的人。”英格丽·褒曼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而她提到的两个要求,罗伯特·卡帕恰巧都可以满足。一个是当时正值事业巅峰的好莱坞影星,一个是有着自由灵魂的战地摄影师,两位在不同领域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人物,在那个年代产生交集并擦出了火花。直至今日,那段短暂的感情在褒曼和卡帕各自丰富的人生中或许都显得不值一提。但正是那个当时在洛杉矶还并不出名的卡帕,却或多或少地为褒曼的情感生活和演艺生涯开辟了新的天地。英格丽·褒曼与罗伯特·卡帕英格丽·褒曼37年前的今天,由于乳腺癌手术后产生了淋巴瘤并发症,刚刚过完67岁生日的英格丽·褒曼在睡梦中逝去。这位曾七次提名奥斯卡三次获奖的一代好莱坞影星,在年美国电影协会评选的“百年25位传奇女星”中位列第四,比玛丽莲·梦露的排名还要高。褒曼所塑造的角色多以美丽圣洁的金发美女为主,而出演年的电影《卡萨布兰卡》更使她闻名于世。《卡萨布兰卡》中的英格丽·褒曼褒曼的母亲是德国人,父亲是瑞典人,她是家里唯一的孩子。父亲贾斯特斯是一名艺术家和摄影师,这可能也是褒曼终生热爱相机与摄影的原因。在众多摄影师拍摄的褒曼肖像照中,经常能看到她手持相机或摄影机正在拍着什么。从13岁成为孤儿在姑妈家寄人篱下,到四年后被美国制片人大卫·塞尔兹尼克发现,随后听取其建议进入瑞典皇家剧院。跨过悲惨童年的褒曼终于开启了她的演艺生涯,并在21岁时得到了表演机会——在《寒夜琴挑》中饰演钢琴家。电影上映之后反响热烈,褒曼也一炮而红。塞尔兹尼克看到了她的潜力,决定将该片重拍成美国版,于是,通往好莱坞的大门也为褒曼开启了。《寒夜琴挑》的英格丽·褒曼有影评人这样评价褒曼:她是与众不同的。的确,褒曼外形清新典雅,表演自然淳朴。虽然她本人曾质疑过观众的品位:“为什么人们都说我漂亮?在斯德哥尔摩,人人都长得跟我一样。”但美国观众却对褒曼的形象非常认可,他们认为她是在葛丽泰·嘉宝之后又一张典雅又具有风情的欧洲面孔。而此时的褒曼仿佛急切渴望事业与爱情的双丰收,在认识了牙医彼得·林德斯特姆后11天,褒曼便决定与其结婚,并在不久后生下了一个女儿。虽然褒曼成为了妻子和母亲,但这两个身份并不能限制她作为演员的发展。英格丽·褒曼(中)与第一任丈夫彼得·林德斯德姆(左)当《卡萨布兰卡》找到褒曼时,她没有丝毫犹豫便接下了剧本中徘徊在两个男人之间的“伊尔莎”这一角色。丈夫彼得对此表示不满,在褒曼之后又接下有许多感情戏的《战地钟声》后,他试图通过掌控家中财政大权来控制褒曼。在以《煤气灯下》中的表现获得人生中第一座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的年,褒曼跟随《卡萨布兰卡》剧组去欧州进行劳军演出。在巴黎,她遇到了罗伯特·卡帕。罗伯特·卡帕年,卡帕早已参加过了西班牙内战,拍出了那张曾以《共和国战士之死》、《西班牙战士》、《战场的殉难者》、《阵亡的一瞬间》等标题发表于全球的战争摄影不朽之作。同样在西班牙,卡帕还失去了自己的女友:德籍摄影师格尔达·塔罗——她不幸死于坦克履带之下。《共和国战士之死》罗伯特·卡帕与格尔达·塔罗因此在悲痛之余,卡帕决定从此永远

转载请注明:http://www.ooiwm.com/jbbx/14335.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