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访问从一例病例探讨原发纵膈大B细胞

时间:2016-11-30 4:04:38 来源:扁桃体恶性淋巴瘤

患者基本情况

患者XX,女,24岁,既往体健,年11月,突然干咳、憋喘、声音嘶哑。

医院检查 CT纵膈占位:11×10cm;;血常规:Hbg/l,WBC8.72×/l,Plt×/l;生化:LDHU/L,ALB35.7g/l;穿刺病理:小细胞恶性肿瘤,结合免疫组化考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免疫组化示:CD20弥漫(+),CD79a弥漫(+),CD3少量散在(+),CD99(-/+),CD1a(-),TdT(-),CD43(-),CKpan(-),EMA(-),KI-67:40%左右(+);骨髓形态、流式、活检、染色体:未见异常。

医院检查

PET-CT:前纵膈及左侧纵膈不规则软组织肿物(大小11.8×10.9cm),PET显示异常放射浓聚(SUV值16.8),符合恶性淋巴瘤,邻近血管及心脏不除外受累。声门区结构欠对称,PET显示右侧声带见明显放射浓聚(SUV值8.9),考虑为声带麻痹。

主持人:李 倩医院血液科

嘉 宾:王亚非医院血液科

嘉 宾:翟琼丽医院病理科

初始治疗:

该患者综合诊断是原发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PMLBCL),aa-IPI积分2分。初始治疗选择是2轮R-HyperCVAD/R-MA方案的强化疗,复查PET-CT,纵隔肿物为5.7*8.6cm,SUV值7.6。

后续治疗及重点问题分析

初始治疗后,疗效评价,未达到部分缓解,后续又追加了2个疗程R-DAEPOCH方案的化疗,再次进行了PET-CT检查,肿物缩小为5.2*6.0cm,肿物体积和SUV值均下降超过一半,此时疗效判断达到部分缓解。紧接着,后面又给患者做了自体干细胞移植。

1病理科医生:

PMLBCL跟一般大B细胞淋巴瘤相比,预后相对好,此例为什么既用了非常高强度的化疗又进行了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实际上,今天我们所说的PMLBCL的疗效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是因为对它的治疗方案进行了优化。如果我们回顾历史,在美罗华之前的时代,CHOP方案治疗PMLBCL的疗效比DLBCL-NOS疗效还要差;即使到了新药时代,R-CHOP治疗中低危组的PMLBCL,可以提高EFS,但仍然不能很好的提高OS,尤其是跟DLBCL-NOS比较起来,PMLBCL更容易出现复发,而且非常容易出现结外的复发——更容易出现中枢的浸润,因此预后比较差。

所以说,在新药时代,多个临床试验已经证明R-CHOP方案治疗中高危组PMLBCL的力度是远远不够的、效果非常差。多个试验推荐采取强化疗,而且强化疗之后的确疗效得到了提高。

2高强度化疗

那么,该例开始时已经采用了R-hyperCVAD高强度化疗,后来为什么又选择R-DAEPOCH方案呢?

此方案的更改是基于一个文献的报道,年NEMJ上一篇文献中采取了R-DAEPOCH方案治疗PMLBCL,5年EFS和OS分别为93%和97%。尽管这是个单臂的临床研究,但这是有史以来最让人惊喜的数据。该例虽然初始治疗用了高强度化疗,但是4个周期之后的PET-CT提示并未部分缓解率,那时候NEMJ上的这篇文献给出了很重要的提示,因此就为患者换成了R-DAEPOCH方案。在追加了2个周期R-DAEPOCH方案治疗之后该患者达到了部分缓解。

我们可以通过NCCN指南中关于PMLBCL化疗方案推荐的演变,看出大家对这个问题认识的发展脉络和过程。

年版NCCN指南提到R-CHOP方案可能不好效果不令人满意,哪个方案好呢,现在存在争论,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提示。

年版NCCN指南已经把R-DAEPOCH放在了推荐中。

再往后版本的NCCN指南中,R-DAEPOCH的推荐已经放在了R-CHOP方案的前面。

3放疗的作用

在PMLBCL的治疗中,放疗的作用存在一定争议?

在新药之前的时代,的确有研究证明化疗+放疗比不放疗可以提高PMLBCL患者的疗效,但是,在新药的时代,尤其是年的NEMJ这篇文章(前文提到的同一篇)是舍弃了放疗的,这个临床研究其中一个目的也是想看一下对这部分病人不放疗,疗效是不是也足够的令人满意,当然答案是肯定的。

那么,为什么大家在纠结这个问题?

是因为绝大多数PMLBCL发病年龄都比较年轻,解剖部位又发生在纵隔,此部位如果采取放疗,对患者远期生活质量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影响——比如,对乳腺的损伤、继发第二肿瘤等的问题。

目前,大家认为在“新药+强化疗”的时代PMLBCL可能是可以舍弃放疗的,但是毕竟只是一个单中心、单臂的报道,随后有其他中心正在做随机对照研究进行对比,等待更多的临床数据出来之后,可能会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更好的解释。

在最新版的NCCN指南中,关于放疗问题是这样描述的,对于持续存在纵隔肿物的话可以加放疗。

在该病例中,我们也想尝试一下对于这样的年轻的性是否能够舍弃放疗,因此我们没有选择放疗。

4自体干细胞移植

既然采用强化疗患者愈后很好,那为什么最后又加了自体干细胞移植作为巩固治疗呢?

实际上这个问题不仅仅是PMLBCL存在这样的问题,在许多的血液系统肿瘤上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

对于我们中国患者和医生,在治疗选择上,并不是要完全照搬国外的指南。在国外的指南中,自体干细胞移植的确并不是作为PMLBCL的一线巩固治疗,他们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一旦复发之后还有很多新型靶向药物去选择,但是对于中国来讲,患者一旦复发,几乎就没有新武器了。

而且,尤其已经有临床试验证明,与DLBCL-NOS相比,PMLBCL复发之后再获得二次缓解的概率要明显下降。有文献报道,DLBCL-NOS可能在复发之后再获得缓解以及做移植的机会大概是50%,而PMLBCL大概只有25%。基于这样的国情,对于PMLBCL自体干细胞移植的地位应该上提、更靠前一些。尤其是该患者在经过了前期的强烈化疗后一直未达到完全缓解,因此我们更倾向于期望能够通过自体干细胞移植进一步提高疗效。

对中国患者来说,其实到这个时候已经是背水一战了。我们必须要选择这个治疗方案了,因为一旦这次化疗失败之后,患者可能压根就没有机会再获得二次的挽救性治疗达到完全缓解,再去做自体干细胞移植了。尽管从理论上那条路是通的,但实际上在中国,很有可能患者是没有机会的。

5二次活检

该患者做完移植后,最后的疗效怎么样?

PET-CT检查结果显示肿物的大小3.9*3.6cm,SUV值是4.9。

当然,这个结果当时让我们也非常的纠结,因为SUV值比移植前最后一次PET-CT还有一点提高,这个时候如何解读?

病理科医生的解读:进行二次活检

在第二次活检病理切片中看到是一片粉染,这在病理上被认为是坏死,没有肿瘤的成份,因为原来切片中可以看到的很多黑颜色的才是肿瘤细胞。

最后我们给出的结论是:只能见到一些坏死和残存的纤维组织,并没有看到肿瘤的残存。

第二次活检病理切片

原来的切片

其实,这种现象跟PMLBCL肿瘤的形态学有关系。原发胸腺纵隔和长在纵隔的霍奇金,他们的一个共同特性就是含有大量的纤维组织。简单说就是纤维组织所构成一个框架而肿瘤细胞镶嵌在框架里边,治疗时候主要是杀伤肿瘤细胞,肿瘤细胞死后纤维性框架还在。

6PET-CT的解读

如何对治疗过程中的PET-CT进行准确解读呢?

PET-CT的价值在不同时间点以及对不同的病来讲是不一样的。从时间点上来看,整个在治疗结束之后PET-CT的价值应该是最大的,再一个比较重要的时间点是在初诊的时候(有一个很重要的细节——PET-CT阳性结果的可信性对于侵袭性的淋巴瘤的价值更大,惰性淋巴瘤本身增殖比较慢,可能会出现假阴性)。

实际上,争论最大的时间点是在治疗中期的时候,直到今天NCCN指南中也反复讲到,基于中期PET-CT结果修订后面的治疗方案是没有明确证据的。现在对于治疗中期,非常明确的、有价值的PET-CT是霍奇金淋巴瘤。

总结

淋巴瘤的治疗,从起病的诊断到疗效判断,不是靠临床大夫一人能够解决的,是需要兄弟学科,尤其是病理、影像科综合的诊断才能够给患者做出非常准确的诊断、疗效判断和比较规范的治疗。

赞赏

人赞赏









































关于肺癌的介绍
连载惰性淋巴瘤能治愈吗二

转载请注明:http://www.ooiwm.com/jbbx/2070.html
热点排行
扁桃体炎的饮食疗法有

扁桃体炎的饮食疗法可以用到哪些?扁桃体发炎时,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疗法……【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相关导读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