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最常见的一种,美国每年约新增3万新病例。现代的免疫治疗能够治愈约60%DLBCL患者,而还有40%患者不能从现今的标准治疗中获益。
如何鉴别出这部分患者并改善其疾病预后呢?
近20年来,IPI指标广泛应用于DLBCL预后预测,将患者的预后划分为好、中等、不佳。然而临床上并不能根据IPI的分类指导临床治疗。因此需要探讨对预后较差患者有效的预后模型。
基因表达谱(GEP)对在显微镜下组织学看上去一致的淋巴瘤DLBCL进行分类,根据细胞起源的不同(COO),DLBCL分为生发中心B细胞(GCB)和激活B细胞(ABC)两大类,此外一小类不能明确归类为这两类。
在现代的治疗方法下ABC亚型的患者预后更较差。因为ABC-DLBCL中的NF-κB信号通路被激活,针对这条通路的免疫抑制药物也优先考虑用于这部分患者。
由于标准的GEP方法检测的是新鲜冰冻淋巴瘤组织中的核糖核酸水平而并非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的蛋白表达,医院中IHC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检测方法。
GEP和IHC的一致性很少高于80%。尽管如此,基于IHC的COO分类的方法依然广泛应用于临床试验中纳入的DLBCL患者。
近期研究显示,可以将GEP检测方法应用于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组织中,该方法称Lymph2Cx。Lymph2Cx显示标准GEP方法和COO分类有非常好的一致性。
Scott等研究者对Lymph2Cx检测方法做了进一步研究。研究总共纳入个首诊的DLBCL患者,均使用了标准的R-CHOP化疗方案。根据LymphCx检测,ABC亚型占32%,GCB亚型占56%,不能明确亚型的占11%。
GCB、ABC亚型和未能归类的5年疾病无进展生存率(PFS)分别为73%、54%和48%。
另外,研究者还用IHC方法检测MYC和BCL2蛋白表达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发现MYC和BLC2蛋白高表达的患者5年的PFS为48%,而MYC和BLC2蛋白低表达的为70%。
以上的研究包括LymphCx检测方法,成为鉴别预后较差的DLBCL患者的工具,并能帮助临床试验识别这部分患者。
虽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扔不能忽略巨大的发展前景。
第一,没有一个预测诊断模型是完美的。例如,所有这些模型都没有%把那些R-CHOP方案可完全治愈的患者挑出来。
在Scott等研究显示,预后较好的GCB患者的5年PFS也只有73%,这意味着27%的患者要经历细胞毒性药物治疗。相反的,预后较差的ABC亚型中,又有54%的患者仍然能够从治疗中获益。
第二,COO分类模型仅适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DLBCL亚型,70%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不能从中受益。
第三,尽管COO分类模型发现NF-kB通路激活是ABC亚型的特征,但是针对该信号通路的药物的反应率却很少超过40%,这表示除了NF-kB信号通路的激活外,淋巴瘤细胞还依赖其他作用机制。
第四,近期DNA和RNA测序的研究发现有些突变基因并不能特定的归于某个COO分类亚型中。例如,CREBBP基因和EP基因突变不仅在ABC、GCB的DLBCL中出现,也在滤泡淋巴瘤、部分实体瘤中出现。
这部分患者可被纳入相关药物的临床试验来评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类似地,有MYC和BCL2蛋白高表达的DLBCL患者同样能参与到靶向MYC或者BCL2药物的临床试验,而不管COO分类的结果。
在未来,研究焦点将集中在探讨能准确鉴别DLBCL亚型的新方法,这样才能推动其他淋巴瘤表型的治疗。
血液时间致力于血液科专业的原创内容
欢迎分享,请勿转载
投稿及合作请联系zhangying
dxy.cn收藏各科诊断公式大全眼睑提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