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少林禅医古法小儿推拿
医院儿科的“老病号”了,稍微不注意她便发烧感冒、扁桃体发炎肿大、嗓子痛、不敢咽东西,有时还发高烧。而且每次都要打针、吃个把星期药才能好转。近半年来,医院“报到”,这不仅给宝宝带来生理上的痛苦,也给爸妈带来极大的精神负担。有时真恨不得把那个总出毛病的扁桃体“一切了之”。可是有的医生又说扁桃体是机体免疫系统的一名成员,应尽可能地保留。孰是孰非,小鸿的爸妈不知如何是好!
认识扁桃体
扁桃体位于消化道和呼吸道的交会处,按其位置分别称为腭扁桃体、咽扁桃体和舌扁桃体。其中腭扁桃体最大,通常所说的扁桃体即指腭扁桃体。腭扁桃体有一对,位于舌腭弓与咽腭弓之间,卵圆形,表面为复层鳞状上皮所覆盖。上皮向扁桃体内部陷入形成10~20个隐窝,隐窝中含有脱落的上皮细胞、淋巴细胞及细菌等。扁桃体自10个月开始发育,4-8岁是发育的高峰期,因此,这个年龄段扁桃体稍大,12岁左右停止发育并逐渐萎缩。
检查方法:让患儿张大嘴巴,压低舌头,发出“啊”的声音,在自然光线下就可看见咽喉部两侧粉红色的小肉团,就是腭扁桃体,俗称扁桃体。
扁桃体的作用
扁桃体可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故具有抗细菌、抗病毒的防御功能。咽部是饮食和呼吸气体的必经之路,经常接触较易隐藏的病菌和异物。咽部丰富的淋巴组织和扁桃体执行着机体这一特殊区域的防御保护任务。扁桃体是呼吸道的门户,尤其在小儿时期,是个活跃的免疫器官,并含有各个发育阶段的淋巴细胞及免疫细胞,能抑制和消灭自口鼻进入的致病菌和病毒。就像站在门口的两个卫士一样,以防空气中不适合身体的病毒进入肺部,以造成对身体的伤害。
正常情况下,由于扁桃体表面上皮完整和粘液腺不断分泌,可将细菌随同脱落的上皮细胞从隐窝口排出,因此保持着机体的健康。但是,当机体因过度疲劳、受凉等原因而使抵抗力下降,上皮防御机能减弱,腺体分泌机能降低时,扁桃体就会遭受细菌感染而发炎。
小儿扁桃体炎的分类
扁桃体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扁桃体炎大多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时感染细菌或病毒所致,起病急,以咽痛为主要症状,伴有畏寒、发热、头痛等症状,是儿童和育少年的常见病。采用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红霉素和其他对症治疗,大约7-10天可痊愈。有的宝宝经常反复发作急性扁桃体炎,1年4-5次,甚至1月1次。由于每次扁桃体发炎身体的消耗很大,常常使得宝宝体质很差,消瘦,抵抗力下降,只要一遇天气变化或劳累,宝宝的扁桃体就发炎,形成恶性循环,这种发作频繁的扁桃体炎对人体无益且有害。 慢性扁桃体炎多是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局部炎症迁延不愈而致。扁桃体周围的组织和器官(如鼻腔、鼻窦、咽部)的感染也可并发本病。慢性扁桃体炎的宝宝如无急性发作,一般无明显的不适,少数人只觉得咽发干、发痒,有刺激性咳嗽,扁桃体表现为增生、隐窝口大、隐窝口内可见到黄白色的分泌物或食物栓子。在颈部颌下可摸到如黄豆或枣核大小的淋巴结,无明显的触痛。
扁桃体肿大该不该手术?
扁桃体肿大该不该手术,关键是看扁桃体功能还有没有?有没有并发症?如果扁桃体不是经常发炎的话,就不应该切除,除非扁桃体肥大造成打呼、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甚至引起心脏疾患,需要手术切除。对于是否会引起肾炎之类的病症,这还要看扁桃体是否经常发炎,一般来讲,反复发作的慢性扁桃体炎在身体成为病灶的情况下,才容易并发风湿病、肾炎等。不经常发炎的只能算是扁桃体单纯肥大,对于扁桃体单纯肥大的还是不要手术为宜。
娌荤枟鐧界櫆椋庢渶涓撲笟鐨勫尰闄?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庡摢閲屽尰闄㈠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