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丨荆门6岁男孩罹患淋巴癌,他劝妈

时间:2016-12-1 1:38:31 来源:扁桃体恶性淋巴瘤

医院的花园中,与妈妈一起读书

在病房里,小书翰常常觉得不开心

喝水也变成一件很头疼的事

6岁,对于一个顽皮的小男子汉来说,正是玩耍的好时机。

也许会在课堂上偷偷摸摸地折起纸飞机;

也许会在玩具店里眼巴巴地望着奥特曼不肯走;

也许会为了多玩会儿手机而向妈妈挤出几滴“鳄鱼的眼泪”;

也许会跟小伙伴你追我赶地玩到满头大汗还不愿回家;

也许会带着委屈的小脸被妈妈罚站在墙角;

……

还有数不清的“也许”的场景发生着,带着快乐、朝气、希望、生机勃勃。可这些场景中,却没有了小书翰的身影。

“巨大的晴天霹雳来临……”

“李书翰,6岁,鼻咽部非霍奇金淋巴瘤”,病历上的白纸黑字击碎了父母的心。年轻的父母甚至不能流利地念出这个病名,脑海中只剩“癌症”在不断回响。

7月3日,何梦竹守在小书翰的病床前用孩子的作业本写下了漫漫求医路的第一篇日记。

在日记里,李书翰的妈妈何梦竹这样写道:“7月3日,巨大的晴天霹雳来临,儿子在做扁桃体手术中发现长了一个肿瘤,都不相信这是真的。”短短的40个字,透露的是何梦竹初闻噩耗的绝望与身为母亲本能般的否认:这不会是真的,也不可能是真的。

从这天起,何梦竹一家的生活再也无法回归平静。带着术后虚弱的小书翰,何梦竹一家连夜赶赴北京,寻找一丝飘渺的生机。

7月7日,小书翰到达北京,却面临着更为严峻的问题。何梦竹带着小书翰跑遍了北医院,打车的费用都用去了近万元。因为小书翰的病情严重,医院直接拒绝接收,医院的专家预约挂号已经排到几个月之后。此时,小书翰已经4、5天没有吃东西了,望着孩子越来越苍白的小脸,心急如焚的何梦竹在7月8日早晨5医院的急诊号,医院。

“万分之一的机率发生自己儿子身上”

何梦竹悬着的心还没有稍稍安稳些,一项比一项更为严格的检查带来的始终是坏消息。

与此同时,在小书翰体内疯狂生长的癌细胞也在不断蔓延:整个右侧鼻腔被赘生物塞住,只能靠左侧鼻孔和嘴巴呼吸;肿瘤向颅内生长,侵犯颅底骨质让他头疼欲裂;体力的不断下降,让他常常陷入昏睡状态。

眼睁睁地看着孩子的病情一天比一天严重,何竹梦和丈夫一边默默流泪,一边祈求医生能带来哪怕一丁点的好消息。可医生带来的只有一次比一次严重的病情报告。

7月14日,一个难题摆在了何梦竹一家面前:要不要做活检手术。做,也许孩子下不了手术台;不做,等于完全放弃了孩子。虽然有亲友劝他们不要做手术,但几番挣扎之后,何梦竹怀抱着一线希望决定做。

然而,上天似乎不肯留给这个6岁的小男孩一丝的希望。15日的活检手术,这是最终的确诊,让小书翰一家人所有的希望与侥幸瞬间破灭,万中有一的概率为何偏偏降临在自己孩子身上。

多次的病危通知书,3次的输血,一次又一次地拨动着何梦竹脆弱的神经。在手术后的七八天里,小书翰一直呆在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家属不能进去陪护,何梦竹医院的楼梯上,半夜常常因为占道被叫醒。醒来之后,想起一个人呆在病房里的儿子,何梦竹却怎么也睡不着了。

用何梦竹自己的话说:“那个地方,每天都有小孩子死掉。死个孩子,就像死只鸡死只鸭那样,那么正常。”看到的情况让何梦竹感到害怕,不能守在孩子身边也让何梦竹备受煎熬,每天一万多块的费用也让何梦竹感到深深的无力。

医生甚至直接对何梦竹讲:“你们要是有钱的话,可以试一下;如果家庭条件没有那么好,孩子可以带回去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压力下,何梦竹一家决定带着孩子回荆门。

7月24日,一辆普通的出租车从北京出发,驶向荆门。车里面放着两个简易的氧气包,这是何梦竹能给孩子最大限度的医疗保障。一路上,因为头疼,小书翰蜷缩在车位底下,用拳头使劲地撞自己的脑袋,大声哭喊着:“我头疼,我要死,我要死,我要死……”。看着自己年仅6岁的儿子,甚至还不知道“死”的真正意义,就因为疼痛喊出了死,何梦竹只能流着泪轻轻安抚孩子。

“妈妈,别哭,这多大点事儿啊!”

7月25日,从北京回来的李书翰直医院肿瘤血液科,开始进行化疗。

小书翰的体重从40斤直线降到只有30斤,头疼,吞咽困难,呼吸不便,鼻子里常常有脓血流出来。何梦竹自从北京回来之后,更是一刻也不敢离开儿子,与丈夫一起每天24小时地呆在孩子的床边,就连出去买个水果都是一路小跑着来去。

在第一次化疗结束后,小书翰的肿瘤小了一些,精神也好了很多,吃饭、说话都比之前要容易很多,连睡觉也平稳了许多。何梦竹一家的心稍稍放下了一些,在第一疗程结束后便带着孩子回家休养。谁知道,在4医院准备第二个疗程的化疗时,复检过程中医生却发现病情有了反复,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在第二次化疗之后,孩子精神状况不断下降,常常昏睡,饮食困难,有时甚至连鸡汤也喝不进去。

看着日益消瘦的孩子,何梦竹常常难掩心中的悲痛,默默在病床前流泪。每当这个时候,原本因为疼痛而闹脾气的小书翰,立刻安静下来,伸出小手给妈妈抹去眼泪,并轻声地安慰妈妈说:“妈妈,别哭,这多大点儿事啊!头痛,我会忍的。我会坚强,我会坚持,我会治好病的。”

“永远都不放弃,我要守着”

从7月3日初闻噩耗开始,何梦竹用儿子的作业本写下了简单的日记,记录了每天发生的事情和自己的心情。何梦竹说:“或许儿子有这个命,这一关就闯过去了。等他大了,我就可以给他看看,看看我们经历过的一切。”

数万字的日记等待着小书翰有一天去阅读。而阻挡这一天到来的,除了小书翰身体内不断扩散的肿瘤外,还巨额的治疗费用。

生活在钟祥市双河镇大桥村五组的何梦竹一家只有4亩薄田,平时靠何梦竹和丈夫在双河曾集乡上卖菜维持着家里的开支。借着娘家的小房子,在旧凉床上摆点青椒、土豆、苹果、梨,在屋外养两条鱼三只鸡,这就是何梦竹一家生活的来源。村里谁家来了客人,来买点菜杀条鱼,就是何梦竹一天的生意了。一连几天不开张也是经常的事,这样的生意,勉强供一家人糊口,更别提有余钱可以存下来了。

在孩子病发的一个多月里,何梦竹借遍了自己的亲朋好友,连自己老母亲2万块的私房钱都借出来了。东拼西凑的10万块钱,在去北京的治疗中所剩无几。

回到荆门,医院,何梦竹一家几乎一贫如洗。守在病床前的何梦竹心急如焚,一边担忧着自己饱受疼痛折磨的儿子,一边为昂贵的医药费而忐忑不安。

医院肿瘤科领导在了解小书翰家庭情况后,主动了他减免了日常的床位费、诊疗费、护理费等费用。但据肿瘤科医生寇强介绍,接下来小书翰还将进行6个疗程的化疗和1个疗程的放疗,光是这一阶段的药费至少还需要10万元。对于何梦竹来说,天文数字一样的费用,她不知道从哪里筹起。她只知道:要守着儿子,永远都不能放弃,没有希望都要坚持下去。

编后:如果有好心人,能够为小书翰提供帮助,或者仅仅是去看看他,小书翰和妈妈都欢迎。小书翰在荆门医院一楼的肿瘤血液科病房。何梦竹(李书翰的妈妈)。

(记者周璇)









































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庢瘮杈冨ソ鐨勫尰闄㈡槸鍝
鏃╂湡濡備綍娌荤枟鐧界櫆椋庡ソ

转载请注明:http://www.ooiwm.com/jbbx/2150.html
热点排行
扁桃体炎的饮食疗法有

扁桃体炎的饮食疗法可以用到哪些?扁桃体发炎时,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疗法……【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相关导读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