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科技常识之认识人体

时间:2017-1-16 12:32:32 来源:扁桃体恶性淋巴瘤

专题一认识人体

1.知识点

人体由九大系统组成,即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

组成

常见疾病

运动系统

骨、关节和骨骼肌

肩周炎、骨质增生、佝偻病、骨质疏松、骨折等

消化系统

消化道:口、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肝胆疾病(胆结石、肝硬化、肝炎)、消化道溃疡、肠胃炎、痔疮等

消化腺:胰腺、肝脏、唾液腺、胃腺、肠腺等

呼吸系统

呼吸道、肺血管、肺和呼吸肌

肺部疾病(肺炎、肺心病、肺结核等)、支气管炎、哮喘、感冒等

泌尿系统

肾(产生尿液)、输尿管(将尿液输送至膀胱)、膀胱(储存尿液)和尿道(排出尿液)

肾病(肾炎等)、泌尿系统结石(输尿管结石、肾结石、膀胱结石)等

循环系统

输送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

输送热量到身体各部以保持体温

输送激素到靶器官以调节其功能

心血管疾病(冠心病、高血压、心绞痛等)

生殖系统

功能:繁殖后代和形成并保持第二性特征

不孕症、痛经、前列腺炎等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和内脏神经

智商低下、癫痫病、多动症、老年痴呆

内分泌~~

功能:传递信息,参与调节机体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活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甲状腺机能减退、甲状腺机能亢进)等

免疫系统

免疫器官(骨髓、脾脏、淋巴结、扁桃体、等)+免疫细胞(淋巴细胞等)+免疫分子(免疫球蛋白、干扰素等)

艾滋病、风湿性关节炎

血液,由血浆(约占55%)、血细胞(又称血球,约占45%,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组成)构成,对维持生命起重要作用。

静脉血

含较多二氧化碳,呈暗红色。

注意并不是静脉中流的血是静脉血,动脉血中流的是动脉血。因为肺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肺静脉中流的是动脉血

动脉血

含氧较多、二氧化碳较少,呈鲜红色。

在体循环(大循环)的动脉中流动的血液以及在肺循环(小循环)中从肺回到左心房的肺静脉中的血液

红细胞

主要的功能是运送氧。红细胞较少,就会贫血

白细胞

主要扮演了免疫的角色。当病菌侵入人体时,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白细胞疾病:白细胞减少症、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

血小板

止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出血性疾病:紫癜、血友病等

血型:是对血液分类的方法,通常指红细胞的分型,依据是红细胞表面是否存在某些可遗传的抗原物质。最重要的两种为“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

ABO血型可分为A、B、AB和O型等4种血型。AB型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血液输入,因此被称作万能受血者。O型可以输出给任何血型的人体内,因此被称作万能输血者、异能血者。

Rh血型系统:凡是人体血液红细胞上有Rh抗原(又称D抗原)的,称为Rh阳性。这样就使已发现的红细胞A、B、O及AB四种主要血型的人,又都分别一分为二地被划分为Rh阳性和阴性两种。RH阴性者不能接受RH阳性者血液,因为RH阳性血液中的抗原将刺激RH阴性人体产生RH抗体。如果再次输入RH阳性血液,即可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但是,RH阳性者可以接受RH阴性者的血液。

血型系统对输血具有重要意义,以不相容的血型输血可能导致溶血反应的发生,造成溶血性贫血、肾衰竭、休克以至死亡。

专题二认识人体需求

1.知识点

一、人体所需营养素

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如物质代谢的合成反应、肌肉收缩、腺体分泌等等,而这些能量主要来源于食物。动植物性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可分为五大类: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加上水则为六大类。

(一)产能营养素

特点

功能

分为:单糖--葡萄糖,可直接吸收再转化为身体所需;多糖--食用糖(白糖、红糖、淀粉等),不能直接吸收,须经胰蛋白酶转化为单糖再被人体吸收利用

①提供热能(能量储存形式:植物-淀粉和动物-糖原),人体所需要的70%左右的能量由糖提供;

①成组织和保护肝脏

蛋白质

蛋白质是复杂的有机化合物。

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变性:蛋白质在热、酸碱、重金属盐、紫外线等作用下,会发生性质上的改变而凝结,不能恢复

①命的主要物质基础;

②构成组织和细胞的重要成分;

②长发育、新陈代谢所需;

①化供能

脂肪

是人和动植物体中的油性物质,是一种或一种以上脂肪酸的甘油脂

①给人体热量;②保持体温;

③构成身体组织和生物活性物质;

③身体储存“燃料”作为备用;

⑤保护内脏器官,滋润皮肤和防震等。

(二)维生素

1.维生素,又名维他命,即维持生命的物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须的一类有机物质,也是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活性物质。维生素在体内的含量很少,但不可或缺。

①维生素均以维生素原(维生素前体)的形式存在于食物中;

②调节性:维生素不是构成机体组织和细胞的组成成分,它也不会产生能量,它的作用主要是参与机体代谢的调节;

③外源性:大多数的维生素,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必须经常通过食物中获得;

④特异性: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小,但一旦缺乏就会引发相应的维生素缺乏症,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维生素

可溶性

缺乏症

维生素A

脂溶性

夜盲症

鱼肝油、动物肝脏、绿色蔬菜

维生素B1

水溶性

脚气病、神经性皮炎

豆类、谷类、硬果类、水果、牛奶和绿叶菜

维生素B2

水溶性

口腔溃疡等

肝脏、牛奶、鸡蛋、豆类、绿色蔬菜

维生素C

水溶性

坏血病

新鲜蔬菜、水果

维生素D

脂溶性

软骨病(佝偻病)

唯一一种人体可以少量合成的维生素(多晒太阳可合成)鱼肝油、蛋黄、乳制品、酵母。

维生素E

脂溶性

鸡蛋、肝脏、鱼类、植物油

叶酸

水溶性

贫血

酵母、肝脏、绿叶蔬菜

二、人体正常体温

体温,是指机体内部的温度。正常人腋下温度为36~37度(36℃最适宜人体内酶的生存),口腔温度比腋下高0.2~0.4度,直肠温度又比口腔温度高0.3~0.5度。

1.体热平衡

体热平衡:机体在体温调节机制的调控下,使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处于平衡,维持正常的体温。——如果机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体温就会升高;散热量大于产热量则体温就会下降,直到产热量与散热量重新取得平衡时才会使体温稳定在新的水平。

机体内营养物质代谢释放出来的化学能,其中50%以上以热能的形式用于维持体温,其余不足50%的化学能则载荷于ATP,经过能量转化与利用,最终也变成热能,并与维持体温的热量一起,由循环血液传导到机体表层并散发于体外。

2.体热不平衡时

(1)发热

引起原因:最常见的是感染(包括各种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其次是恶性肿瘤等。

发热对人体有利也有害:发热时人体免疫功能明显增强,这有利于清除病原体和促进疾病的痊愈,所以体温不太高时不必用抗生素(如青霉素),可以选用适量解热镇痛药物(如阿司匹林)。但如体温超过40℃(小儿超过39℃)则可能引起惊厥、昏迷,甚至严重后遗症,应及时应用退热药。

发热分度标准:低热:体温为37.3到38度;若低热持续时间1个月以上,即为长期低热;中度热:体温为38.1到39度;若发热持续2周或更长时间,即为长期中度热;高热:体温在39.1到41度;若发热持续2周或更长时间,即为长期高热;超高热:体温≥41度。

(2)中暑

中暑,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

年7月,“中暑”被列入了国家法定职业病目录。

治疗:应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或静卧;口服凉盐水、清凉含盐饮料;有周围循环衰竭者应静脉补给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和氯化钾。

专题三遗传

1.知识点

遗传,是指经由基因的传递,使后代获得亲代的特征。遗传学是研究此现象的学科。

目前已知地球上现存的生命主要是以DNA为遗传物质。

除了遗传之外,决定生物特征的因素还有环境,以及环境与遗传的交互作用。

一、遗传物质

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存在于一切细胞中(不是存在于一切生物中),对于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化学组成不同,核酸可分为核糖核酸(简称RNA)和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

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组成DNA的核苷酸叫做脱氧核苷酸,组成RNA的核苷酸叫做核糖核苷酸。

RNA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DNA是储存、复制和传递遗传信息的主要物质基础。

基因(遗传因子)是遗传的物质基础,是带有遗传讯息的DNA片段。基因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使后代出现与亲代相似的性状。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称为座位——在同源染色体上占据相同座位的不同形态的基因都称为等位基因。

在二倍体的细胞或个体内有两个同源染色体,所以每一个座位上有两个等位基因。如果这两个等位基因是相同的,那么就这个基因座位来讲,这种细胞或个体称为纯合体;如果这两个等位基因是不同的,就称为杂合体。

在杂合体中,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往往只表现一个基因的性状,这个基因称为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另一个基因则称为隐性基因(一般用小写字母表示)。

假设父母均为正常,但均携带致病的隐性基因(Aa),如下图所示

二、人类利用遗传学

1.杂交:生物学指不同种、属或品种的动、植物进行交配。

杂交产生的后代称为杂种。不同种属之间,或是地理上远缘的种内亚种之间个体的交配称为远缘杂交,所得个体称为远缘杂种。相反地,亲缘关系极近的个体间杂交称为近亲交配,或称近交,包括兄妹杂交、半兄妹杂交等等(见近亲结婚),近交可以用来建立纯系。

2.转基因: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人们常说的遗传工程、基因工程、遗传转化均为转基因的同义词。

①90年代初,市场上第一个转基因食品出现在美国,是一种保鲜番茄,这项研究成果本是在英国研究成功的。

②美国是转基因食品最多的国家: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确定的转基因品种已有43种,60%以上的加工食品含有转基因成分,90%以上的大豆、50%以上的玉米、小麦是转基因的。

③转基因食品有转基因植物--西红柿、土豆、玉米等,还有转基因动物--鱼、牛、羊等。

④优点:虽然转基因食品与普通食品在口感上没有多大差别,但转基因的植物、动物有明显的优势:优质高产、抗虫、抗病毒、抗除草剂、改良品质、抗逆境生存等。

⑤威胁:转基因作物是人工制造的品种,我们可以把这些品种看作为自然界原来不存在的外来种。一般说来,外来种对环境或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或危险会有一段较长的时间。

3.克隆:属于无性繁殖的一种,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通常是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组织后代的过程。

克隆动物:①鲤鱼:年,中国科学家童第周早在年就通过将一只雄性鲤鱼的遗传物质注入雌性鲤鱼的卵中从而成功克隆了一只鲤鱼,比多利羊的克隆早了33年。

②羊:年,多利(Dolly)

无性繁殖:指不经生殖细胞结合的受精过程,由母体的一部分直接产生子代的繁殖方法。

繁殖方式:①分裂生殖,由一个生物体直接分裂成两个新个体,这两个新个体大小形状基本相同,如变形虫、草履虫、细菌等。

②出芽生殖,在母体的某些部位上长出芽体,芽体长大以后会从母体脱落,成为与母体一样的新个体,如酵母菌、水螅等。

③孢子生殖,真菌和一些植物,能够产生无性生殖的细胞——孢子,孢子在适宜的环境田间下,能够萌发并长出新个体,如青霉、曲霉、衣藻、苔藓。

③养生殖,植物体的营养器官(根、茎、叶)的一部分,从母体脱落后,能够发育成为一个新的个体,如马铃薯的块茎、草莓的匍匐茎等。

4.禁止近亲结婚近亲包括: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如下图所示:

禁止血亲结婚是优生的要求。

人类两性关系的发展证明,血缘过近的亲属间通婚,容易把双方生理上的缺陷遗传给后代,影响家庭幸福,危害民族健康。而没有血缘亲属关系的氏族之间的婚姻,能创造出在体质上和智力上都更加强健的人种。因此,各国法律都禁止一定范围内的血亲结婚。

我国《婚姻法》第7条明确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直系血亲,是指具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具体是指直接生育自己和自己所生育的上下各代的亲属,如父母和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和孙子女、外孙子女等都包括在内。

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指出于同一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旁系血亲,包括:兄弟姐妹(异父异母的兄弟姐妹除外);伯、叔、姑、舅与侄(侄女)、甥(甥女);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

(1)暮登堂公考2

(2)Q群:

(3)TEL:----

(4)新浪微博:暮登堂公考

(5)暮登堂公考网:







































云南儿童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哪个医院看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ooiwm.com/jbbx/6068.html
热点排行
扁桃体炎的饮食疗法有

扁桃体炎的饮食疗法可以用到哪些?扁桃体发炎时,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疗法……【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相关导读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