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名为《滚蛋吧,肿瘤君》的电影在丽水各大影院上映,感动了诸多影迷,获得了诸多口碑和票房。事实上,这部电影是以主题漫画“直播”自己抗癌经历的身患淋巴癌的80后女漫画家熊顿的故事改编而来。年,熊顿离世,年仅30岁。熊顿真名项瑶,系丽水市松阳人。熊顿的抗癌漫画,因其笑中带泪、鲜亮诙谐的绘画风格,在天涯论坛上拥有超过万人次的点击率,成为头条热贴,其可爱滑稽的形象,幽默调皮的语调,称淋巴瘤为“肿瘤君”之坚强乐观的精神也感动了无数网友。
医院副院长、血液科主任方炳木介绍,熊顿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属复发难治病例。电影的上映让人们把焦点再一次聚集到淋巴瘤的问题上。这个病究竟有多可怕?为什么会患病?有预防措施吗?患病后该如何应对呢?让我们来听听方炳木说道说道。
淋巴瘤有70多种病理类型
目前已知淋巴瘤有近70种病理类型,大体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在我国,非霍奇金淋巴瘤占绝大多数比例,并且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
方炳木主任医师:熊顿患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个亚型,在我国所有的非霍奇淋巴瘤病例中约占40%-50%的比例。这类肿瘤侵袭性强,进展比较快,恶性程度比较高,人们熟悉的央视主持人罗京、青年演员李钰,都是罹患此病后一年左右时间内,因病情迅速恶化而不幸病逝的。
每9分钟新增1名淋巴瘤病人
数据表明,目前全球平均每9分钟就有1名新发淋巴瘤病人,每年死亡人数超过20万。作为我国常见的十大肿瘤之一,每年新增患者约2.5万人。在过去20年,淋巴瘤发病率增加了75%,在发病率增长最快的肿瘤中位居第3位,目前发病率仅次于肺癌,早期误诊率非常高。
方炳木主任医师:小至儿童,大到老人,都可以发生淋巴瘤,这是属于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
淋巴细胞是人体的健康卫士,他们抵抗外来细菌、病毒等的入侵,清除机体内衰老坏死的细胞,维护机体内环境。如果淋巴细胞发生了恶变,就相当于“卫兵叛国投敌”。
不同部位症状不同
淋巴细胞既可以在它的出生地(胸腺、骨髓)发生恶变,也可以在它战斗的岗位上(淋巴结、脾、扁桃体及全身其他组织和器官的淋巴组织)出现变化,所以,淋巴瘤的临床表现是复杂多样的。
方炳木主任医师:淋巴瘤既可以发生在结内也可以发生在结外.侵及淋巴系统以外的器官,表现为相应器官的受侵、破坏、压迫或梗阻。如胃肠道淋巴瘤的表现如同胃癌和肠癌,可出现腹痛、胃肠道溃疡、出血、梗阻、压迫等症状;皮肤淋巴瘤常被误诊为银屑病、湿疹、皮炎等;侵及颅脑,可能出现头痛、视物模糊、言语障碍、意识不清、性格改变、部分躯体和肢体的感觉及运动障碍,甚至瘫痪;侵及骨骼,可致骨痛、骨折;侵及鼻咽部,可出现鼻塞、流涕、鼻出血等,类似于鼻咽癌的表现。
淋巴瘤首次诊治很关键
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恶性淋巴瘤的治疗模式已经从单纯的放疗和化疗进入生物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时代。淋巴瘤有望已成为能够治愈的一类恶性肿瘤。
方炳木主任医师:淋巴瘤的治疗目标已不再是缓解症状,而应是获得治愈。
除了淋巴瘤类型分期是否准确,首次治疗方案选择及治疗的强度、密度,决定了淋巴瘤能否有效治愈。如果病人一开始就能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合理治疗,就更有希望在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中获益。
目前,有许多早期淋巴瘤患者经过治疗后,能够完全获得治愈,即使非常晚期患者,在接受与其分期相应的规范治疗后疗效明显提高,如4期淋巴瘤常规治疗下,5年生存率仅20%,而采用干细胞移植支持的综合治疗仍可可获得接近70%的5年无病生存率。
坚持连贯性复诊
像熊顿这样,在此后几个月至数年内,他们中的一些人又复发了。
方炳木主任医师:确实如此,相对于其他的肿瘤,淋巴瘤的复发率比较高,几乎有三成的概率。复发的时间间隔越短,预后就越差。因此,千万不要因为痊愈而“放松警惕”,或是因为恐惧而“讳疾忌医”,淋巴瘤患者如果不能坚持连贯性复诊,都有可能错失宝贵的“再治疗”机会。
在规定疗程治疗结束的半年内每月返院随访一次,一年后每3个月随访一次,3年后每6个月随访一次,直至5年后可改为每年复查一次,坚持终身。
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治愈
现在有没有更好的,接近治愈的方法?
方炳木主任医师:如果化疗效果不理想,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可以说是一种治愈的方法。我们做的首例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已经存活了7年多,是一位颅内淋巴瘤患者。
颅内淋巴瘤预后不良,支持治疗生存平均只有1.8个月,放疗后5年生存率低于3%-4%,是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让青田的章先生重获新生。章先生因确诊为颅内淋巴瘤,医院血液科治疗。年,经严格的特殊处理后,医院血液科的医生两次成功循环采集患者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共毫升。医生将患者致病的白血球杀至0个的情况下,注入干细胞后正常白血球逐渐恢复到近个,顺利完成了造血和免疫功能的重建。章先生成为我市首位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且获成功的患者7年来肿瘤没有复发,生存状况良好。医院血液科已经进行了几十例这样类似的移植。
在恶性血液病、某些实体瘤及遗传性疾病、重型风湿病、中晚期血管闭塞性疾病等难治性疾病的治疗中干细胞移植有着广阔的前景。干细胞移植是国际热门的生命医学,是一项尖端技术,医院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你问我答
本报编辑收集了一些市民关心和淋巴瘤相关的问题,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江锦红和曲志刚进行解答,并整理如下。
淋巴瘤发病早期类似感冒
网友低空飞行恶性淋巴瘤有无早期“信号”?
江锦红副主任医师:可以通过摸颈部、腋窝、腹股沟的方法,“寻找”肿大的淋巴结。如果在相应部位发现有超过1厘米直径的无痛、圆形肿大淋巴结,同时淋巴结进行性增大,有明显消瘦、盗汗、持续或间断发热(高热多见),且排除感冒者,都应引起高度重视,医院就诊。尤其是对高度侵袭性的淋巴瘤类型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淋巴瘤的发病部位不一,临床表现多样,与其他肿瘤相比,诊断更为困难。最常需要鉴别的是良性疾病引起的淋巴结增生、肿大,此外,还需要与淋巴结转移癌相鉴别。
病理诊断是淋巴瘤,也是所有恶性肿瘤诊断的“金标准”。不管病灶的深浅、位置、大小、形状、硬度如何,必须进行病理活检才能诊断或排除淋巴瘤。
肿大的淋巴结要定期检查
社区李医生在人的一生中,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或多或少的感染和炎症反应,出现不同程度的淋巴结肿大。大多数情况下,炎症反应消除后,增生肿大的淋巴结也会恢复至正常大小。什么情况要担心恶变?
曲志刚副主任医师:但如果是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增生、肿大的淋巴结就难以彻底恢复原貌。但这些淋巴结中的淋巴细胞本质是好的,并没有发生恶变,称为淋巴结良性疾病,如慢性淋巴结炎、淋巴结结核、结节病等,此时淋巴结的肿大常较轻,质地较软,有触痛感,抗炎或抗结核治疗后消失。
淋巴细胞从良性到恶性的转变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有些淋巴结病变可能介于良、恶性之间,很难做出一个肯定的诊断,或者是一种低度恶性的(也可称为惰性)淋巴瘤。但经过一定时间的演变,有些病变可能彻底转化为恶性度高(即侵袭性)的淋巴瘤,即可能从低度恶性淋巴瘤转化为恶性程度更高的淋巴瘤,对生命造成威胁,需要积极治疗。
增强抵抗力避免感染
网友累了也开心有没有什么方法预防淋巴瘤?
曲志刚副主任医师:淋巴瘤防治的关键是增强抵抗力和避免感染。
饮食规律,作息规律,不要熬夜、适当锻炼,释放压力,增强体质,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
还要尽可能减少病毒感染,避免接触放射线和其他有毒物质,尤其是对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的药物。
白癜风怎样防治北京治白癜风哪家医院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