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发病率仅次于白血病,从小到老都可能发病的癌症是?A
淋巴瘤
重磅消息
这两天有个重磅消息,就是备受期待的淋巴瘤药物达伯舒(通用名信迪利单抗)在中国获批上市了!
年12月27日,信达生物的PD-1抗体药物「信迪利单抗注射液」正式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用于至少经过二线系统化疗的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抗PD-1单克隆抗体的获批上市,标志着抗肿瘤免疫治疗进入了“中国创新时代”。
恶性淋巴瘤是我国常见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8.4万人,死亡人数超过4.7万人,现已居常见恶性肿瘤第8位。恶性淋巴瘤虽不是最常见肿瘤。但是,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里,其发病率仅次于白血病,从儿童到老人都可能发生淋巴系统的肿瘤。
欢迎来到“谈癌不色变”第五期。这期我们谈论的主角就是淋巴瘤。淋巴瘤又被民间曾称为世界上唯一不能治愈的癌症。本期谈癌不色变栏目将通过抽丝剥茧,发现淋巴瘤的病变原理,早预防早治疗。
淋巴瘤的“病变之状”淋巴瘤是发生在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由淋巴组织细胞系统恶性增生所引起,多发生在淋巴结内。恶性淋巴瘤是我国常见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分为两种: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有85%~90%都是非霍奇金病淋巴瘤。
01淋巴结无痛性肿大淋巴癌的早期症状表现为淋巴结肿大,包括浅表和深部淋巴结,其特点是肿大的淋巴结呈进行性、无痛性,硬,多数可推动。
02压迫周围器官肿大的淋巴结有可能对周围的组织器官造成压迫,表现为面颈部肿胀、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盆腔、腹腔巨大淋巴结可压迫胃肠道、输尿管或者胆管等,造成肠梗阻、肾盂积水或者黄疸,并引起腹痛、腹胀。
03周围器官的受侵、破坏或压迫、梗阻淋巴瘤也可以侵及淋巴系统以外的器官,表现为相应器官的受侵、破坏或压迫、梗阻,如胃肠道淋巴瘤的表现如同胃癌、肠癌,可出现腹痛、胃肠道溃疡、出血、梗阻、压迫等;皮肤淋巴瘤常误诊为银屑病、湿疹、皮炎等。
04淋巴结粘连淋巴癌的疾病在早期彼此不粘连,晚期则可能融合,抗炎、抗结核治疗无效。几个肿大淋巴结融合在了一起,有些患者淋巴结肿大它会在某一个时间里暂停甚至是缩小,这样就会引起误诊认为是淋巴结炎或者是淋巴结核。
淋巴瘤的前兆淋巴癌的一些早期信号需要特别重视,其最明显的症状就是颈部、腋窝或腹股沟出现淋巴核无痛肿胀。如果出现上半身淋巴结无疼痛肿大,浑身发冷、体温不正常(尤其是夜间高烧),体重下降、没有胃口、没有力气、咳嗽、呼吸困难、皮肤发痒、扁桃体肿大、头疼等情况,需警惕患上淋巴癌的可能性。
淋巴瘤的临床分期临床上,淋巴瘤分成四期:
第一、二期被视为早期;第三、四期则定义为晚期。
第一期,指只有一处淋巴结区域有癌细胞侵犯。
第二期,有两处以上淋巴结区域有癌细胞侵犯,但只在横膈之一边。
第三期,若两边横膈皆有癌细胞侵犯时。
第四期,多处淋巴结外癌细胞侵犯,不论是否伴有淋巴结病变;或单一脏器伴随远处淋巴结侵犯。
容易罹患淋巴瘤的高危因素恶性淋巴瘤是免疫力下降后引起的。由于机体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综合作用,干扰了正常淋巴系统的发育,淋巴系统就可能发生癌变。而现在年轻人普遍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很容易激活淋巴细胞,引起癌症。外在环境的污染也会诱发淋巴癌。
①感染和慢性炎症可能引起恶性淋巴瘤。如幽门螺旋杆菌(HP)易引起胃粘膜相关淋巴瘤,EB病毒感染、乙肝病毒感染、艾滋病毒感染都会增加相应的淋巴瘤的风险。
②免疫功能抑制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如器官移植后应用抗排异药物,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药物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免疫功能低下,都易导致罹患恶性淋巴瘤。
③当前,手机和电脑的使用已较为普及,某些年轻人沉迷于上网和煲电话粥,殊不知长期暴露于电脑和手机辐射也可能会导致罹患恶性淋巴瘤的概率的上升。
④而工作、学习压力过大,生活节奏加快,人们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也会促使淋巴瘤的发生。
⑤其他一些因素,包括频繁染发、接触有毒化工物质和放射性物质、某些遗传因素、免疫缺陷性疾病也可能和恶性淋巴瘤的发生有关。
淋巴瘤的预防治愈率高,决定于早发现。定期检查和筛查可以帮助早期发现症状。它们是预防淋巴瘤的有效手段。
淋巴瘤检测1.血常规及血涂片
血常规一般正常,可合并慢性病贫血;HL可以出现PLT增多、WBC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侵袭性NHL侵犯骨髓可出现贫血、WBC及PLT减少,外周血可出现淋巴瘤细胞。
2.骨髓涂片及活检
HL罕见骨髓受累。NHL侵犯骨髓,骨髓涂片可见淋巴瘤细胞,细胞体积较大,染色质丰富,灰蓝色,形态明显异常,可见“拖尾现象”;淋巴瘤细胞≥20%为淋巴瘤白血病;骨髓活检可见淋巴瘤细胞聚集浸润。部分患者骨髓涂片可见噬血细胞增多及噬血现象,多见于T细胞NHL。
3.血生化
LDH增高与肿瘤负荷有关,为预后不良的指标。HL可有ESR增快,ALP增高。
4.脑脊液检查
中高度侵袭性NHL临床Ⅲ/Ⅳ期患者可能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或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者,需行脑脊液检查,表现为脑脊液压力增高,生化蛋白量增加,常规细胞数量增多,单核为主,病理检查或流式细胞术检查可发现淋巴瘤细胞。
5.组织病理检查
HL的基本病理形态学改变是在以多种炎症细胞的混合增生背景中见到诊断性的R-S细胞及其变异型细胞。免疫组化特征:经典型CD15+,CD30+,CD25+;结节淋巴细胞为主型CD19+,CD20+,EMA+,CD15-,CD30-。NHL淋巴结或组织病理见正常淋巴结或组织结构破坏,肿瘤细胞散在或弥漫浸润,根据不同的病理类型有各自独特的病理表现和免疫表型。
6.TCR或IgH基因重排
可阳性。
淋巴瘤的日常预防注意身体健康,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
尽量减少与含苯等化学物质的接触,如染发剂,
应注意养成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不要经常“开夜车”
定期体检,出现浅表淋巴结,如颈部、腋窝、腹股沟无痛的淋巴结肿大要及时就医,争取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淋巴瘤的治疗进展根据不同的作用途径,目前针对淋巴瘤的靶向疗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抗体治疗。比如:利妥昔单抗(Rituximab),Ofatumumab(Arzerra)和Obinutuzumab(Gazyvaro)。信迪利单抗。
2.联合治疗。利用抗体实现对淋巴瘤细胞的化疗或放射治疗,例如BrentuximabVedotin(Adcetris)和Zevalin(90Y-IbritumomabTiuxetan)。
3.阻断淋巴瘤细胞内特定蛋白质的信号或功能的靶向疗法。按作用途径又分为:
?细胞信号阻断剂:例如Ibrutinib(Imbruvica),Idelalisib(Zydelig)和Temsirolimus(Torisel)
?蛋白酶体抑制剂:例如Bortezomib(Velcade)
?免疫调节剂:例如lenalidomide(Revlimid)
4.程序性细胞死亡诱导剂。例如Venetoclax(Venclyxto)。
5.检查点抑制剂。可使免疫系统识别并杀死淋巴瘤细胞。例如:纳武利尤单抗(Nivolumab,Opdivo)和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Keytruda)。
6.CAR-T细胞疗法。该疗法通过将T细胞(一种抗感染的白细胞)进行基因改造,帮助你的免疫系统识别并杀死淋巴瘤细胞。例如AxicabtageneClioleucel(Yescarta)和Tisagenlecleucel(Kymriah)。
附录:淋巴瘤靶向药年更新汇总
研发厂家
靶点
靶向药物名称
上市时间
是否上市
Pharmacyclics
BTK
伊鲁替尼
○
拜耳
CD20
替伊莫单抗
×
罗氏
CD20
利妥西单抗
○
史克必成
CD20
托西莫单抗
×
基因泰克
CD20
奥滨尤妥珠单抗
×
千年制药
CD30
本妥西单抗
×
Onxeo
HDAC
贝利司他
×
新基
HDAC
罗米地辛
×
默沙东
HDAC
伏立诺他
×
吉利德科学
PI3Kδ
Zydelig?
×
百时美施贵宝
PD-1
纳武单抗
○
默沙东
PD-1
派姆单抗
○
杨森
Proteasome
硼替佐米
○
来源:全球肿瘤医生网
本期谈癌不色变——淋巴瘤篇,至此告一段落,欢迎小伙伴们在下方留言互动。精彩留言可能会有神秘礼品哦~
下一期我们不见不散!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