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ldquo亲吻病rdquo

时间:2021-10-29 13:44:14 来源:扁桃体恶性淋巴瘤

白癜风的症状及治疗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nzhm/141222/4541952.html
新春快乐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俗称“传单”,因其病毒主要在口腔分泌物中,口对口传播是重要的传播途径,也渐渐被调侃成所谓的“亲吻病”,亲吻不可怕,“亲吻病”可怕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什么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所致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少年,EB病毒是一种DNA病毒,具有潜伏及转化的特征。EB病毒感染后,6岁以下小儿得病后大多表现为隐性或轻型感染,15岁以上感染者则多呈典型症状,病后可获得较稳固的免疫力,再次发病者极少。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表现

发热

一般均有发热,体温38~40℃,无固定热型,热程大多1~2周,少数可达数月。中毒症状多不严重。

咽峡炎

大多数患儿有咽峡炎表现,伴咽痛,临床可见咽喉部充血,扁桃体肿大,部分患儿扁桃体表面可见白色渗出物或假膜形成,易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混淆。

淋巴结肿大

EB病毒感染后,全身淋巴结均可出现肿大,但临床以颈部淋巴结非化脓性肿大为主,肿大淋巴结常在热退后数周才消退,亦可数月消退。

肝、脾、肿大

其也是此病临床表现之一,少数患儿可出现肝功能异常;脾肿大以轻度肿大为主,亦有脾破裂风险。急性期及恢复期患儿,应必要剧烈运动及碰撞,静养为主。

皮疹

部分患儿可出现多形性皮疹,如丘疹、斑丘疹、荨麻疹、猩红热样斑疹、出血性皮疹等。多见于躯干。皮疹大多在4~6日出现,持续1周左右消退。

相关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升高(以淋巴细胞升高为主),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异型淋巴细胞超过10%或其绝对值超过1.0x/L)对于疾病的诊断有很大意义。EB病毒抗体及DNA检测能更加准确地明确诊断。

因“传单”系病毒感染所致,治疗主要以抗病毒类药物为主,如“阿昔洛韦、更昔洛韦、伐昔洛韦、α--干扰素”等,但其确切疗效尚存争议。本病系自限性疾病,预后大多良好,病程约2~4周,少数患儿恢复缓慢。通过以上分享,希望大家不再惧怕“亲吻病”,正视“传单”,及时、规范治疗,它将不再可怕。

THE

END

本文作者医院儿科住院医师龚鑫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向龙儿科工作室

大象医生,陪伴宝宝成长的朋友

扫码咨询大象医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ooiwm.com/jbwh/13060.html
热点排行
专家揭秘:扁桃体炎癌

扁桃体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咽喉部炎症,尤其是到了秋冬季节天气比较干燥,更是……【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专家揭秘:扁桃体炎癌

扁桃体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咽喉部炎症,尤其是到了秋冬季节天气比……【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专家揭秘:扁桃体炎癌

扁桃体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咽喉部炎症,尤其是到了秋冬季节天气比……【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