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健康讲记》一书,是李辛老师在游学期间,由各地友人安排的六次公益讲座的汇总和重编。当时听众多为年轻的父母,大家都关切孩子和自身的身心健康,所以本书的内容围绕儿童身心健康展开。
但其实,这本书更可贵的地方,在于作者提醒家长,儿童的健康不仅仅局限在身体,其心理-情感模式、精神特质与父母的认知与精神状态、生活方式等等,都是关系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而且密不可分。这就需要为人父母者跳脱单一学科的认知局限,去认识儿童的丰富生命。
作为老师、家长、陪伴者,我们学会观察,觉知自己的状态,安顿好自己的身心,就更能给予孩子,让自己健康,让孩子健康。
不良体质如何来鉴别我们可以用两种符号来表示,一种是加号,一种是减号。我们把实和热用加号来表示,把虚和寒用减号来表示。
实和热都属于加号,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实”就是中焦、下焦能量很足,孩子平时吃得下、睡得好、玩得动,有精神,肌肉也比较结实。“实”是有能量,但当能量过多或被堵住的时候,就会出现高热、便秘、口臭等等问题。实的孩子发烧容易烧得非常高,39度、40度,甚至更高,他的阳性反应厉害。
体质实,渠道又被堵住的时候,容易产生热。什么叫“热”呢?比如锅炉,水、煤、火都很充足,这叫实。一不留神,煤加多了,火太大,或者有些管道堵住了热量散不出去,结果有些地方太热了,这叫热。另外一种体质——“虚”,这个锅炉有点问题,或者加的燃料不对,或者通风口管道没建好,不太通,或者是其他的问题。总之,锅炉一直不太容易烧热。
不管是感冒还是发烧或其他的病,身体比较结实的人容易偏阳性反应,虚的呢不太容易阳性反应,即使有也不太激烈。
下面的表格内容供大家参考。
这张表内容比较简单。比如家长可以留意小孩的状态。胆子大、好动的,是偏阳性体质的孩子,能量足一些,这样的孩子在生病的时候反应也会强一点;阴性的孩子相对弱一点,孩子不同的状态跟能量有关系。实容易判断,虚要复杂一些。
看脸色,如果是暗淡无光或苍白的,皮肤干燥,肌肉松弛的,手脚老是湿湿冷冷黏黏的,容易怕冷,受寒容易肚子痛,平时胃口不大,大便容易软或腹泻,一天好几次,偶尔也有便秘的,这些都是中下焦不健康的现象。尤其是尿频、尿床,如果六七岁还尿床的,肯定是中下焦不足。还有怕鬼、怕黑,不敢一个人睡的,也是中下焦不足。
舌头如果是软软的不结实,或者特别大,或特别瘦,或特别薄,或特别水嫩的,说明身体比较虚。舌头可以看出内脏的状况,如果又大又湿,说明身体里有多余的水湿。
老人容易舌头胖大,而且两边常有代表水湿的齿痕印。为什么?因为年纪大了,气或者说能量不足了,虚了,运动又少,气的循环、流量、流速都弱了,全身多余的水啊湿气啊排不出去,内脏的水湿太多,所以舌头也会显得又胖又湿。
如果舌苔很厚很腻,长了很多苔,那说明身体里有脏东西需要被清理,至少消化道有问题,舌苔白腻的,首先检查自己的饮食是否适当,运动是否足够。
手脚冷可能是虚或者渠道不通畅。当你或小朋友的手脚一直是冷的,很可能是因为中下焦不足。能量不足会导致管道不通畅。但更多的时候两种情况是同时发生的。河道堵塞有两种,一种是没有河水(没有能量),时间一长,垃圾啊淤泥啊把河道都填满了,这是能量不足导致的不通;另一种是有河水,但河道有东西堵住了,这是需要“开通”的淤滞。也有两种淤滞混在一起的。调理的时候要一起考虑,也要看哪个更主要。
现在的社会人心复杂,饮食作息失常,单纯的病不多见,大部分人的中下焦都有问题。
听众:我孩子的脚容易汗臭。
李辛:脚容易汗臭说明什么?说明身体有多余的东西在往外排。我们先判断体质,如果体质比较强壮的,汗脚基本是单纯的湿热。单纯湿热的小孩子,通常身体挺结实,说话声音挺响,好动,胃口较大。这样的孩子只需要注意饮食不要太荤、太油腻,同时加强运动,每天持续运动,把身体正在往外排的多余湿气再推一把,排出去,这样汗臭脚就会好。如果孩子的体质是中下焦不足的虚性体质,那是湿热为标,中下焦虚为本,除了注意饮食和运动之外,还得处理中下焦不足的问题。
前面我们说了两种不良体质:一种是中焦虚,一种是下焦虚。还有两种不良体质:一种是中焦淤滞,一种是上焦淤滞。掌握这几种不良体质,一般小孩
子或大人的问题就能判断清楚。
有个小孩,十四岁,感冒发烧一周还没有退,喉咙痛,精神却很好,吃得下,睡得着,还正常去上课,她发病前吃了很多,大便正常,脸色很好,嘴唇特别红、胀。
很明显,这是中焦淤滞的实热感冒。家长带小孩来看中医之前,她还输了三天液,也没有控制住。我给她开方,清理中焦的药,有点儿像给大家喝的夏季药茶,荷叶、陈皮、苍术之类的,流通性的。
这个小朋友烧了一个礼拜,精神还很好,嘴唇还很红很胀,这种情况不管看中医西医,都没问题,不看也会好。如果烧得太高了,超过四十度了,控制一下。如果没有出汗,吃少量中药,帮助她发一点汗,开一开表,或者吃一些西药美林,都可以。这就是我们说的单纯性感冒。
到了年1月底,她又生了一次病,又是咳嗽,流了很多鼻涕,鼻涕是黄的,黏的,精神很好,喉咙痛,脸很红,嘴唇还是很红、很胀。这次还是实热,但不是中焦的问题,只是上焦的问题。我给她用菊花、蒲公英、丹皮、桑白皮、白茅根,都是常用的清热药。或者可以给她吃板蓝根,或者用双黄连。因为她就是一个上焦实热,中焦不虚,本身体质也挺好。但是虚的体质的人就不行了。
实热可以吃常用的清热药,或板蓝根冲剂,或双黄连口服液,但是不要轻易或长期服用,因为现代人的体质多半是虚实夹杂的。
中焦淤滞与中焦不足男孩子,五岁,反复外感。最近一两年他常常外感,扁桃体一直都是肿大的;后背特别热,尤其是晚上,会出大量的汗;梦很多,睡得不踏实;大便每天都有但很干;最近不太想吃东西,平时吃荤很多,舌苔很厚。
这是积食,就是我们说的中焦淤滞,一般看舌头就能看出来,还有了解他平常吃东西的习惯。为什么积食后,扁桃体会发炎呢?因为他中焦淤滞的那些热出不去,很多小孩子的鼻炎也是这个原因。
如果小朋友平常有中焦淤滞的问题,怎么改变这个体质呢?
第一,吃素一点,量要少些,尤其是晚饭。晚上身体要休息了,大部分能量都自动回收到下焦深处了,中焦如果还有很多难以消化的东西,就容易积食。能量不足的孩子更容易积食。所以,不要看见瘦弱的孩子就光想着给他多塞一点吃的,要看他能不能消化掉,要找帮他提高消化力的方法。
第二,要运动。永远不要忽视运动的作用,运动使得全身流通,运动可以开上焦和中焦,起到流通三焦的作用。
对于本身身体比较淤滞的,定期运动能够减少感冒。淤滞的病是因为身体堆积到一定时候爆发了,如果定期运动,加大流通,清空库存,就没问题了。对于中焦淤滞有两个适合的药:保和丸和平胃散。大人也适合,可以降血脂、降三高,不同的病名没有关系,只要背后的原因是属于中焦淤滞的就适用。
总之,对于虚的体质,我们可以用药,用艾灸,把中焦下焦的能量提高。对于实的体质,少进一点,多一些流通,用一些药,帮助他消化。对孩子来说,最简单的方法,是通过运动性的玩耍(开)和足够的睡眠(阖)来帮助身体自动疏通人体管道,平衡虚实。
我有个朋友,很懂得用运动来调理孩子,她常常观察孩子的舌苔,看到舌苔厚腻了,或者感冒、咳嗽了,她会让孩子加大运动量,逗孩子跑跑跳跳,同时也注意饮食,孩子很快就恢复了。
四岁小朋友,得了严重的鼻炎有两年了。医院检查说他鼻子里面腺样体病变,组织增生了,淋巴组织也增生。医生建议割掉,这种小孩我碰到好几个,有的割掉一次又长的,割掉两次又长的。这和胆结石、女性乳腺增生是一样的,割掉后还会长。这种手术有风险,如果变成“空鼻症”,那孩子的一生将会很痛苦。
他的主要问题是鼻塞,只能张着嘴呼吸,晚上睡觉很不好,每个月感冒一次。我问了一下饮食的问题,家长平时给他吃大量的肉,早上也是,除了肉,还有鸡蛋、奶油、奶酪。非常典型的饮食不当
造成的中焦淤滞。
我给他用的药是:苍术、陈皮、防风、车前草,都是流通型的,起到流通中焦,把表面多余的东西去掉。因为是小孩子,我每样只开六克,短熬十五分钟就喝。孩子喝了以后流出了大量的鼻涕,然后就可以正常呼吸了。
家长:我的孩子五岁半,常感冒,最近三个月没有发病,但一直虚虚的。她奶奶是西医儿科,常给她吃抗生素,我学了中医之后开始注意这个问题。她眼睛下面老是有点眼袋,鼻子中间有青黑痕,老出鼻血,脚汗很厉害,常便秘,最近好一点点了,但大便比较硬。
李辛:来,我们看看舌头。(小朋友在吃糖)舌头有点红。她其实是虚。我们要看整体,不要看一个点。她舌头红可能是稍微有一点热,也有可能吃糖染的。
家长:她舌头经常是这样。
李辛:那是热,我们再看一下。
家长:舌苔有点白,中间经常有一条紫的线,现在算比较好的,舌前还有红色的小点点。
李辛:舌头前面红色的小点点和出鼻血其实不一定代表实、代表火,当人虚,尤其是下焦虚的时候,身体的气会浮散在上部,相应舌头的前部就会红或者有小红点。要观察整体,看小朋友的脸色、眼神,都不是很足。她手和脚平时是冷的还是热的?
家长:冷的。冬天我一直给她泡脚。
李辛:手脚冷,眼睑黑,是下焦不足,脸也有一点松松的,也是典型中下焦不足。这个小女孩容易害怕吧,看得出来,鼻梁发青嘛,还有目间发青的,一般都是容易害怕的。
家长:经常睡不好。
李辛:电视看得多不多?
家长:不爱看电视。
李辛:吃东西呢?
家长:吃东西正常。
李辛:肌肉松弛,壅滞,面色偏暗一点,大便怎么样?
家长:经常腹泻,有时候两天一次,前面干后面稀。
李辛:典型的中焦不足。从望诊来看,她除了虚以外,还有滞。有的是实滞,有的是虚滞。这个孩子是虚滞。当她身体不流通的时候,身体里有很多多余的东西,气不流通会影响到她的神,这也是睡觉不好的原因。
家长:她吃保和丸会好转些。
李辛:如果有食积的问题可以经常吃。
听众:如果我的小男孩比较虚寒,舌头比较白呢?
李辛:可以用附子理中丸,吃到热就停。如果是偏热的体质,食积就可以吃保和丸。
刚才那个女孩子为什么容易流鼻血?一个虚的孩子,为什么容易流鼻血?
中医有一个名词叫“脾不统血”,其实不需要管脾啊什么,脾属于中焦,只要中焦下焦虚,气就会收不住。最常见的是女孩子月经有时特别多,有时身体越虚月经反而越多,然后形成恶性循环。这个小朋友,咳嗽流鼻血,有痰出不来,吃了甜的东西就容易生病,甜食比较黏滞,说明她中焦运转不好,可以尝试灸足三里、中脘。
她的脸有点水水胀胀的,这说明脾虚湿盛,中焦有点虚滞,因为这个体质,黏滞的甜食吃了就化不开,也常常有痰,如果痰是白色,说明她身体属于虚寒。舌苔还行,下焦这部分还需要详细了解,中焦虚滞已经确定了,就可以先灸足三里和中脘。
听众:她的父母喂养过程有个问题,孩子吃饭不乖,她父母就限定时间比如说十五分钟内一定要吃完两碗饭,吃不完就罚站什么的。
李辛:父母的强迫性管教,强行的压力容易引起孩子的紧张和抵触情绪,孩子不一定会表达,但心理压力会影响人体中焦的运化能力,其实全身心都会有影响,这点家长需要留意选择适当的方法。
有一个女孩,五岁,怕热怕闷,稍微有点胖,不能吃热的,一年发两次烧,病程三到五天,目前扁桃体肿大快两个月了,看舌苔属于实热。
怕热怕闷,说明身体有点不通,像高压锅的压力有点大;稍微有点胖,不能吃热的,一年发两次烧,这些都说明身体有能量,但不通畅。
这个小朋友看起来精神比较坚韧,神气稍微有一点紧,这样的人容易实。举个例子,我们都读过李白和杜甫的诗,文如其人,你们觉得李白和杜甫谁容易瘀?杜甫。
所有病的变化离不开体质,而体质跟神质又是相关的。比如读辛弃疾的诗,能感觉到他神气很紧、肝胆气很强,这是格局。还好他可以领兵打仗,有篇文章说他那会儿还挺富有,居住环境很好。这样呢,虽然他胆气肝气很强,但是生活境遇还不错,可以遂他的志。但如果这样的人被压制在那里,没钱,不能领兵打仗,皇帝也看不上他,他做不了想做的事,那就容易得肝胆病,或者心血管疾病。
所以诊断要先看人的神质,看人的体质,再看他的病。疾病的生成就是这样的顺序,首先是神质出现问题,影响到体质,然后产生身体上的西医能够检查出来的疾病。所以,要留意前两部分,如果能把前两部分调好,病就比较容易好,光去治病是治不完的。
看她脸上好像还有一些小点点,她现在才几岁,要到十几二十岁的话,这些点点可能就会变多,假如她以后生活不是很顺心,三十岁可能就会出现色斑。怕热怕闷的孩子,一般需要比目前更大的精神和物质环境,因为她有能量需要流通,如果闷在那里,但身体又比较结实,就会出现扁桃体、鼻炎之类的问题,需要让她做自己想做的事,多玩一玩、开开心、跑跑步、泡泡脚,这些都是帮助她“开”的方法。有一点要注意,家长如果有过多的“不可以”,会使得孩子的身心产生淤堵。
这种体质的感冒,吃点感冒清热冲剂就可以,还有食物需要少吃一点,吃清淡一点。泡脚呢,结实的孩子,有郁热的时候泡到微微出汗就好。虚的孩子泡脚泡到身体温暖,但不要出汗。
站在我们面前的这个很清秀、敏感的小姑娘,舌苔稍微有点瘦,有点干,有点热象。
一般来说,秀气敏感的小朋友就像是一个玻璃做的房间,房子里的人能看到外边,外边也能看进来。这种小朋友流通性比较好,但身体里面能量不够,容易流散。大家还记得开阖吗?这种就是容易开不容易阖的,开阖不光是身体,也包括精神。比如说古代有敌人攻城,守城的事就不能让这样神气敏感的人来做,神气敏感的人,像敏感的鸟儿,一有风吹草动就飞走了。
家长:口气重怎么理解呢?
李辛:中焦有热,不流通,不管虚实,只要中焦有热、不流通,口气就会重,很多老人口气很重。这里的热并不是指全身的能量多,而是因为身体的不流通,导致局部的能量多了。
听众:“开”是指神质?
李辛:体质和神质都是,神气敏感的孩子,平时又比较活泼的,她的神气、身体的能量容易往上升浮,往外散,而身体下焦、深处没有足够的能量,当她能量运转不畅的时候,有些地方会不流通,有些地方就会供应不上。
对于她来说,口气是能量在上面瘀住了,肚子痛呢,是由于中焦虚滞,下焦的能量也不足。中焦虚滞用参苓白术很合适,或者小剂量的附子理中丸。
下焦能量不足从本质上来说也是精不足,因为她很敏感,神气一直在散,所以下焦就不够,当精神外散、气升浮的时候,可以吃一些矿物类的药,比如生磁石、龙骨这一类,取其重镇安神、把神气往下收聚的作用。
附子理中丸除了吃,也可以放在肚脐里用。其它温热性味的中药,比如肉桂、艾绒、吴茱萸、生姜等等都可以按比例调用,用桂圆肉来制成小丸放在肚脐内用,用来祛除中焦的寒湿。这个方法很适合老人和孩子,或者不愿意吃药的人。对于皮肤敏感的人,可以先在手背上贴几个小时试验。
小朋友,十八个月,伤食导致夜汗多,常感冒,脸很胖,但身体很瘦。
晚上出汗多不一定是盗汗,盗汗、自汗这个分类意义不大。我以前学习的时候一直被这些困扰,从中医药大学毕业之后好几年才明白,根本不用管盗汗、自汗这些标签,要看身体里能量“有没有”、“通不通”。
晚上是阖的过程,晚上汗多,身体在把一些东西排出来,说明他身体里湿气多,如果你发现他吃多了以后汗多,可以肯定他中焦、上焦,再到表面这一圈有多余的东西,整体也不够通畅。有很多皮肤病和上焦过敏性疾病,还有鼻炎、扁桃体的问题,都跟这个有关系,三焦不通畅,主要是中上焦淤滞。
长期的皮肤过敏是三焦都有淤滞,爆发在上焦。这种体质怎么调理呢?可以灸或按摩足三里,足三里能行气化湿,运中焦,还能补中焦,小孩子神质体质都还简单,一个穴位就够了。
如果判断他还有下焦不足,灸一下肚脐,或者把肉桂和吴茱萸的粉末,加点桂圆肉,捏个小饼饼,放在肚脐里。夏天可以贴12个小时,冬天可以长一些,皮肤没问题的话,时间再长一点也可以,贴三五天。如果晚上小孩子睡不着觉,可以贴涌泉穴。
家长:比例是多少?
李辛:肉桂30克,吴茱萸10克,也有用单方肉桂,或单方吴茱萸,也可以放姜、花椒,注意皮肤刺激,药的方向最重要。
家长:他吃了您开的药以后,出汗少了,然后手上长了一个小疮,好了以后有个疤,现在消了,平平的,看得到摸不到,但他现在手心还会出汗。
李辛:手心出汗说明中焦还有一些多余能量,还在排湿,原来有大量的能量瘀在表面,可以再调理一下。
九岁,偏瘦,有地图舌,经常流清鼻涕,腹泻,有时候又有黏鼻涕。我们看他的照片,鼻头有点黑,两眉之间有点紧。
偏瘦,有地图舌,说明体质比较差;经常流清鼻涕,也是说明阳虚;腹泻,是中下焦虚寒;有时候又有黏鼻涕,说明身体大部分时间处在能量不足、不通的状态,当有能量起来的时候,身体不通而产生淤热。鼻头有点黑,说明胃是寒的;两眉之间有点紧,说明性格有点倔,有点拧,得好好跟他说话,不能跟他对着干。
当一个人的性格或者神识比较强或比较敏感,在药物性味的选取上,和平常的对待上,都要用清淡一些、柔和一点的方法,帮助他身体流通、精神放松。对待林妹妹和宝姐姐的沟通方式是不能一样的,对林妹妹要柔和一点,对宝姐姐可以直接一点、强硬一点。这个小朋友,要给他喝药的话,用山药、莲子、生谷麦芽之类的,味道要好喝的,参苓茶可以,平胃散就稍微重了一点。
我们看这个小朋友,眼睑有点青。
家长:他的眉间还有鼻梁也有点青。
李辛:这是中下焦有陈寒。小孩子也好,大人也好,下眼睑、鼻梁这里发青、发暗,有点黑,凹下去,说明中下焦不足。
家长:这个怎么样来改善呢?
李辛:不吃凉的,偶尔喝点姜汤或者紫苏红糖汤,肚脐里贴刚才说的肉桂吴茱萸丸,或者贴姜片也可以。
家长:他从小四肢就有湿疹,现在主要是大便有点稀,而且特别臭。
李辛:这是典型的中焦虚寒,可以用小剂量的平胃散,或者参苓白术茶。当他湿疹起来的时候,可以再给他揉一揉足三里、太冲、合谷,帮他开一下。
这个过程就是把一些能量放进去,让身体把邪气慢慢带出来,但是不要带得太厉害,不然表面的症状会很剧烈,人比较痛苦。当他湿疹很严重的时候,可以给他吃车前草,新鲜的车前草很常见,是利尿去湿毒的一味好药,也是开上焦郁热。车前草到处都长,大家可以带着小朋友去采,又开心又治病,一举两得,孩子开心很重要,能帮助气机更好的循环。湿疹发的时候需要把黏滞的补药和生姜之类的热药停一停。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