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医学之声作者:ivy
案例分析小明,12岁,体重35kg,因“睡眠时打呼噜4年”入院治疗。
小明妈妈说:“我儿子晚上持续打呼噜,响声吵的我们在隔壁房间都可以听到,且有时可听到鼾声突然停顿数秒。”
询问小明,小明诉夜间曾有憋气坐起,感觉呼吸不了!次日上课精神疲惫,“感觉没睡够,有时坐公交都睡着了,上课精神不集中,总想睡觉!”小明说。
入院后检查:双侧扁桃体III度大,慢性充血。纤维喉镜检查示:双侧扁桃体肥大。
那么这种情况,小明的扁桃体到底是切,还是不切呢?
扁桃体是什么?扁桃体是指腭扁桃体,呈卵圆形,张大嘴巴,压低舌头,发出“啊”声,就可看见咽部两侧粉红色的小肉团,位与舌腭弓以及腭咽弓之间的三角形间隙内,是咽部最大的淋巴组织。
扁桃体内侧面朝向咽腔,表面黏膜覆有复层扁平上皮。上皮向扁桃体实质陷入,形成6-20个深浅不一、管状或分支状的盲管,称为扁桃体隐窝,细菌、病毒容易在里面生长、繁殖,形成感染的病灶。扁桃体由淋巴组织构成,里面含有许多结缔组织网和淋巴滤泡间组织。
扁桃体有什么用呢?扁桃体可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当受到外界炎症物质刺激后,扁桃体产生抗体的免疫力会增强,参与细胞免疫以及体液免疫,能抑制细菌、病毒在呼吸道黏膜粘附、生长和扩散,防御和抵抗它们侵入机体。
当机体因过度疲劳、受凉等原因而使抵抗力下降、上皮防御能力减弱、腺体分泌功能降低时,扁桃体就会遭受细菌感染而发炎。
扁桃体的抗细菌、病毒的防御功能在儿童时期比较明显。因此,扁桃体适度的肥大,并非都是病态,而是儿童的一种正常的代偿功能和抵抗疾病的生理现象,这些作用在2-5岁时的小儿最为活跃。
在14岁以后,儿童发育到青春期,随着免疫系统的逐渐完善,扁桃体即行萎缩,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什么原因导致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扁桃体位于呼吸道和消化道的要冲之地,空气中的致病微生物从口鼻进入后,粘附在扁桃体的黏膜上,并进入隐窝。
这些隐窝通到扁桃体深处。隐窝是细菌生长繁殖的场所。正常情况下,隐窝内黏膜完整,虽有细菌,但不会发炎。如果机体抵抗力降低,这些细菌可大量繁殖,引起扁桃体炎。
持续的扁桃体炎可导致扁桃体肥大和慢性炎症,尽管使用抗生素,隐窝内的细菌可导致反复感染,延长扁桃体炎的病程。
什么情况需要切扁桃体呢?情况1: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或多次并发扁桃体周脓肿。(反复发作一般认为,每年发作6-7次,或者连续几年,每年都发作2-3次,急性扁桃体炎发作时,不施行手术!)
情况2:扁桃体过度肥大,妨碍吞咽、呼吸功能及语言含糊不清。
情况3:慢性扁桃体炎已成为引起其他脏器病变的病灶,或与邻近组织器官的病变相关联,如反复的上呼吸道急性炎症和急性中耳炎。
情况4:各种扁桃体肿瘤,可连同扁桃体一并切除。
情况5:不明原因的长期发热,而扁桃体又有慢性炎症存在时。
情况6:扁桃体角化症及白喉带菌者,经保守治疗无效。
情况7:在需要做扁桃体病理活检时。
不同的人,同一个人的不同阶段,扁桃体的大小会有不一样,切,还是不切,要根据不同情况。
1、小儿扁桃体肥大,常是生理现象,是免疫活动正在增长的表现,也可能是变态反应的表现。小儿扁桃体未影响呼吸和吞咽,不应行扁桃体切除术!但扁桃体若引起严重鼾症,影响发育或已有病变,可成为病灶而损害机体,引起风湿热、心脏病、肾炎等全身疾病时,应尽早切除!
2、扁桃体高度增生,使上呼吸道部分阻塞,以致睡眠时出现阻塞性呼吸暂停,由于长期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可导致肺动脉高压等,需要尽早切除!
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失去了保护功能,或并发了扁桃体周围脓肿,重度肥大妨碍吞咽,应当切除!
3、如果扁桃体只是稍微肥大,无不适感,对日常生活及工作没有影响,可认为正常的,不要轻易切除!
综上所述,小明的扁桃体重度肥大,影响呼吸,引起鼾症,出现缺氧、呼吸暂停等危险(睡眠时可憋醒,鼾声可突然暂停),影响日常生活与学习(白天注意力难集中,嗜睡)。这种情况应尽早切!
END
欢迎大家把您的心得,故事,知识,分享到医学之声!~我们的投稿邮箱是:vom
.北京中科医院都是假的治白癫风医院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