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炎是怎么引起的?
一般大家说的扁桃体是指腭扁桃体,属于免疫器官,它可以产生抗体和淋巴细胞,来对抗病毒细菌。
西医说扁桃体是人体第一道免疫防线,因为扁桃体位于消化道和呼吸道的交会处,张开嘴就会看见。
但也正是因为它很容易和空气食物等接触,接触细菌病毒的几率也大大增加,细菌病毒可以很轻易的粘附在扁桃体黏膜上,一旦人体抵抗力下降,“灭菌”的功能减弱,细菌病毒就会大量繁殖,引发炎症。
当孩子的免疫系统慢慢完善,扁桃体就会逐渐萎缩,但这一般是在青春期后,在这之前,扁桃体都是很“敏感”的。
孩子还容易患感冒等上呼吸道疾病,往往也会伴随着有扁桃体炎。
扁桃体炎也有分不同的情况,家长应该如何正确应对?
一、扁桃体炎的分类
扁桃体炎在临床上可分为两种:1
急性扁桃体炎
包含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细菌感染引起)、急性卡他性扁桃体炎(病毒引起)。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典型症状:
起病急、恶寒、高热可达39-40°C,
婴幼儿可因高热而抽搐、呕吐或昏睡、食欲不振、便秘及全身酸痛等。
咽痛明显,剧烈者可放射至耳部,幼儿常常因为不能吞咽而导致哭闹不安,流口水特别多。
因为扁桃体肥大,会影响呼吸妨碍宝宝的睡眠,从而引起打呼噜,夜间惊醒不安等症状。
2
慢性扁桃体炎
由于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而导致转为慢性扁桃体炎、宝宝患急性传染病后(比如流感、麻疹、猩红热等),可引起鼻窦炎并发等。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典型症状:
咽痛反复发作,口腔异味。
扁桃体肿大:吞咽困难,说话含糊不清,呼吸不畅,睡眠时打呼噜。
全身表现:扁桃体内的细菌,脓栓随吞咽进入消化道,从而引起消化不良。如细菌毒素进入体内,可能伴有头痛、四肢乏力、容易疲劳或低热等表现。
二、儿童扁桃体炎的护理
1
休息
①卧床休息,保持合适的温度、湿度,让宝宝的鼻咽部持续湿润。
②在保暖的情况下,要定时打开门窗进行通风换气,但要防止冷风直吹病儿身体。严禁在室内吸烟,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减少咽部刺激。
2
饮食
①在急性期应给病儿吃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的流食或半流食,恢复期可改吃正常的饭菜。
②急性期应让宝宝多喝开水或奶,以补充体内的水分。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3
口腔的护理
对于会漱口的宝宝,吃饭前用温盐水、也可用2%的小苏打水或3%的硼酸水漱口,每天4~5次。
4
注意观察病情
①宝宝病好后2~3周之内如果出现尿少、眼睛浮肿,可能是合并了肾炎,医院就诊。
②如果出现发热、关节痛、心慌,脉搏增快,可能是合并了风湿热,医院就诊。
三、扁桃体,切,不切?
扁桃体是个重要的免疫器官,对儿童机体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2~5岁宝宝扁桃体的免疫作用最为活跃,绝不应在小儿免疫未充分形成之前将其切除。因此,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一般来说,6岁以内的孩子不建议切除扁桃体。
小儿扁桃体肥大,是一种生理现象,如果不影响呼吸或吞咽,不建议摘除。
医生提醒:
这些情况可考虑切除扁桃体
1、扁桃腺过度肥大,妨碍呼吸、吞咽困难。
2、反复急性发作,每年多于5次以上,有扁桃体周围脓肿病史。
3、长期低热,全身检查除扁桃体之外,有无其它病变。
健儿堂期待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