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肥大真的不用做手术

时间:2021-5-3 18:27:30 来源:扁桃体恶性淋巴瘤

腺样体,亦称咽扁桃体,位于鼻咽顶后壁中线处,为咽淋巴环内环的组成部分。在正常生理情况下,6~7岁发育至最大,青春期后逐渐萎缩,在成人则基本消失。

腺样体肥大,是不是只有轻度的能保守治疗?不做手术真的能好?

半年多前,我一位朋友的孩子得了腺样体肥大,堵塞程度为80%,她本人是西医大夫,但是为了让孩子免遭手术的痛苦,她选择了中医治疗。

昨天下午,我收到来自她的好消息。

然而,我还记得,当初她在群里咨询孩子是不是必须手术时,有位有经验的妈妈激烈反对保守治疗“什么?不做手术?!每天晚上孩子一睡觉,我就担心他会憋死,时间稍微长一点没有呼噜声,我就会惊醒并等着他的动静,你们没体会过的人是不会懂老母亲的心的!虽然手术以后受罪一段时间,但至少以后我都能踏实睡觉了!”

这恐怕是很多选择手术的家长的心声。然而,这种踏实的睡眠却有时不能维持太久,因为,孩子的腺样体肥大,可能又复发了。为什么会复发?忽略原始病因而进行的“对症治疗”,基本无一例外的,是有复发风险的。而急需解决症状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忘记这个简单的道理,只是一味地在“如何去除这个症状”上,绞尽脑汁。

腺样体肥大是怎么来的?

最主要的两大病因就是:感冒和饮食不适。

外感后,上呼吸道出现炎症反应,若未能采取正确治疗方式,使感冒反复发作,就会反复刺激腺体导致腺体增生。

而饮食不适(例如喜食甜黏腻、高油、高热量食物,或生冷、非应季非本地水果等),就会使孩子产生内邪“痰、湿、浊”,不易消除,并游荡在体内伺机作案。一旦有外邪入侵,内邪外邪就会通力合作,使得外邪长期不能被驱逐出去。而一直在努力工作的腺体就像磨起了茧子一样,变肿了。

如果我们仅仅是通过手术切掉多于的腺体,虽然暂时看起来正常,但病因依然存在,于是茧子仍会不断积累变肿,从量变积累到质变时,即为“复发”。其术后复发率根据文献记载,约在2.5%-8.1%[1]。

一则简单的病案

大家一定好奇,楼上的小盆友是什么样的情况,怎么治好的。下面我们来进行一则简单的病案分享。

患儿,女,7岁半,于年12月10日就诊。主诉:腺样体肥大,占后鼻孔4/5,伴扁桃体II°肿大、听力减退。

面诊:小儿为鼻塞貌,面欠光泽。可闻及呼吸音粗。手潮湿。腹诊:有心下痞满,有水音。辨证为:外风寒,里寒湿。

处方为小青龙汤加减:麻黄10克,干姜10克,五味子10克,炙甘草10克,肉桂10克,草豆蔻10克,陈皮15克,白芍10克,老鹳草5克,远志3克,石菖蒲3克。10剂,打粗粉,每日15克,水煎20分钟,日2服。

另外,饮食需要忌口,参见“小儿病护理须知”。

这种治疗方法,称为“茶叶疗法”,所用的量就像一包茶叶,用量轻,煮出来的药味不那么重,适合慢性疾病的某些阶段。

就是这样简单的一个治疗方法。孩子断断续续服用了半年多,再次复诊时,发现腺样体已不大。

更可喜的是,孩子的其他情况均有所好转。由于腺样体肥大还有可能会影响到咽鼓管引发中耳炎,会间接导致听力下降,因此儿研所也为孩子进行了听力的检测。治疗前的报告,显示确实有听力下降,但是孩子没有自我感觉。治疗到3月左右,孩子曾有“听不清”的自我感觉,而这次8月复查时,听力已经完全正常。扁桃体也已正常。

补充一点,很多疾病在治疗过程中,都有类似“症状加重”的阶段。但是,这种情况并非病情恶化,而是代表着好转。正如一个醉汉,喝醉时他并不知道自己醉了,只有在睡醒后才知道自己醉了,而身体的不适感,如头疼腹痛等,也只有在开始清醒的时候,才能感觉到,这实际上是“恢复知觉”,而并非“症状加重”。而醉酒时,其实可能也有症状头疼腹痛,但是因为身体的无知无觉,并不知晓罢了。

手术后,伴随症状是否会改善?

如果说,手术后会复发,是家长会担心的一点问题。那么另外需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ooiwm.com/lblby/12385.html
热点排行
小儿扁桃体炎饮食注意

小孩要是患上扁桃体炎家人是要操碎心的,扁桃体炎会严重的危害这小孩子的健康……【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相关导读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