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文字即可)
在足内侧,内踝后下方,当跟腱附着部的内侧前方凹陷处。
穴位名解:
大钟。大,巨大也。钟,古指编钟,为一种乐器,其声混厚洪亮。该穴名意指肾经经水在此如瀑布从高处落下。本穴物质为太溪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在本穴的运行为从高处流落低处,如瀑布落下一般,声如洪钟,故名。太钟名意与大钟同。
大钟穴的准确穴位图坐位垂足或仰卧位。先取太溪(参见“太溪”),由太溪向下量半横指,再向后平推,于跟腱前缘可感有一凹陷处,即为本穴。
取穴方法:
大钟穴位于人体的足内侧,内踝下方,当跟腱附着部的内侧前方凹陷处。
正坐或仰卧位,大钟穴位于跟区,内踝后下方,跟骨上缘,跟腱附着部前缘凹陷中,平太溪下0.5寸,仰卧或正坐垂足取之。
①癃闭,遗尿;②月经不调;③腰脊强痛,足跟痛;④气喘,咯血;⑤咽痛,口腔炎,食管狭窄,便秘,疟疾。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30-50分钟;温度:38-48℃;
艾条悬灸时间:5-10分钟;
艾炷灸时间:3-5壮。
现代常用于治疗尿潴留、神经衰弱、哮喘等。配孔最、尺泽、鱼际主治咯血;配肾俞、关元、三阴交主治月经不调;配肾俞、太溪、委中主治腰脊强痛。
在足内侧,内踝下方,当跟腱附着部的内侧前方凹陷处。
有胫后动脉跟内侧支;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及胫神经的跟骨内侧神经。
神经衰弱、精神病、痴呆、癔病;尿潴留,淋病;哮喘、咽痛、咳血、足跟痛、便秘、口腔炎,食道狭窄、疟疾。等。
大钟穴,益肾平喘,调理二便。
功效作用:联络表里、益肾平喘,调理二便、大钟穴有益肾和血、补精调神的作用。
特异性:大钟穴为足少阴经之络穴。附注:肾经络穴。
大钟穴意义:肾经经水在此如瀑布从高处落下。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寒湿水气。
运行规律:一是吸热后循肾上行,二是吸热后别走膀胱经。
有位女士发烧后音哑失声,中医直按给她点按肾经的“大钟”穴。她忍不住疼的大叫“好痛呀!”医生说:“你看,出声了吧。”两人心领神会,相视而笑。
“大钟”穴为什么会这么有效呢?不仅因为它是肾经的络穴(肾经通于咽喉,所以治咽喉肿痛),更得益于它的名字叫“大钟”,钟不敲不鸣,一敲就会出声。
肾主恐,有的人因恐惧吓呆了,吓得说不出话来时,也可以马上按摩大钟穴。
大钟穴配行间穴治虚火上炎之易惊善怒;大钟穴配鱼际穴治虚火上炎之咽痛;大钟穴配太溪穴、神门穴治心肾不交之心悸、失眠。
配郄门治惊恐(《千金翼方》);配然谷、心俞治咳唾血;配大包治喉鸣(《针灸资生经》)。
配中极、三阴交,有清热益肾的作用,主治尿闭。
配神门、太溪,有滋阴安神的作用,主治心悸,失眠。
寒则点刺出血或泻之灸之,热则水针或泻针出气,表里不和则多提插捻转。
大钟穴,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
大钟穴,艾条灸5-10分钟,大钟穴,艾炷灸3-5壮。
醒神健脑、大脑保健。
精力不足、昏昏沉沉患者及中老年人。
按揉大钟穴和天柱30~50次,也可用指腹按住此处6秒钟,然后慢慢松开,如此反复按压,不拘时做。
日常保健:
方法:用大拇指按揉大钟穴30-50次,也可用指腹按住此处6秒钟,然后慢慢松开,如此反复按压。
作用:络穴都是治慢性病的,恐惧这种病就与肾有关。肾气足,人心静神定;肾气虚,人易恐惧。
恐惧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它可能会伴随人的一生。有的人先天肾气不足,从小就胆小怕事,到老了也是如此,而且因为年老肾气不足,会比原来还胆小。所以,一旦意识到自己有这种情绪上的病,要坚持揉按肾经上的大钟穴。
推荐阅读:
?近个穴位怎么记?谈谈其前世今生(收藏)!
?一个神奇的配方,慢性咽炎、扁桃体炎、声带息肉,各种咽喉疾病“一扫光”!全身经络不通所表现的症状(请转发朋友圈)
?一看就懂的手诊(手诊真东西系列)
?牢记全身疾病特效穴,专穴专用(建议转发永久收藏)备用
?《黄帝内经》:经络,决生死,处百病
?中医全息法:全息望诊大全+19条全息脉诊+全息图谱+全息刮痧法
?经络都快堵死了,难怪你老那么快!
?人体经络穴位的功效位置及调理方案(值得永久收藏
?百治不如一刮!10种刮痧法,刮走全身疾病,用勺子就能做,不看亏了~
?十四条经络中最重要的开关
?用中医思维来理解中医的“五行
?27个经外奇穴,个个都有特殊的作用,个个都是穴位学中的高手
长按识别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