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女士今年65岁,6年前开始感觉鼻塞,偶尔还会出现莫名原因的眩晕,每次持续时间都不长。因女儿长期工作在外,再加上平时身体一向挺好,一直没有检查治疗,后来正好赶上女儿休假回来,得知了她母亲的情况后,立刻带她来到了我院耳鼻喉科门诊做检查。
接诊的耳鼻喉二科主任王兵详细了解了冯女士的病情后,为她做了相关检查,检查结果令冯女士和家人大吃一惊:双侧鼻腔内长满肿物已经侵入额窦及前颅底,诊断为鼻腔-鼻窦前颅底内翻性乳头状瘤。
说起肿物侵入前颅底,很多人自然就会想到要开颅切除,冯女士也不例外。开颅手术容易造成明显的头部伤口,而目前,肿物并没有影响自己的日常生活,除了鼻塞与短时间的眩晕,也没有其他的症状,冯女士犹豫了。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颅底肿物都需要使用传统的开放手术”,王兵医生对冯女士及家属说,开放性手术作为一个传统的手术方式,过去常被用于广泛的巨大颅内肿瘤和各种病变。如今,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鼻颅底肿物手术可以借助鼻内窥镜,利用鼻腔的自然通路,进行肿物的切除。这样一来,不但可以简化手术程序、缩短手术时间,还能避免大的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
冯女士听了之后,与家人商量,最终接受了手术。
冯女士病变时间长、范围广,破坏蝶窦间隔,侵犯额窦及前颅底。手术治疗起来风险非常大、难度也高,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致命性大出血、脑脊液鼻漏、甚至失明。王兵团队多次讨论,为冯女士制作了治疗方案,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8月10日,医院时光刚教授指导下,王兵团队为冯女士实施了鼻内镜下鼻腔-鼻窦及前颅底肿瘤切除手术,肿物被完全切除。
术后,肿物病理检查结果为良性,经过耳鼻喉科医护人员的精心的治疗、照顾,10天后,冯女士康复出院。
几天后冯女士来复查看到王兵主任后,边笑边说:“堵了六年,我的鼻子终于通气了,真是太感谢了。”
专家提醒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大多数为单侧病变,双侧罕见。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瘤体常见于鼻腔,累及鼻腔外侧壁多见,其次是上颌窦和筛窦,累及蝶窦、额窦和鼻中隔的较少。绝大多数内翻性乳头状瘤仅有一个原发部位。晚期累及多个部位,常难以分辨原发部位。
主要表现为鼻塞及鼻内肿块,可伴有流涕,有时带血,也可有头面部疼痛和嗅觉异常等;随着肿瘤扩大和累及部位不同,可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王兵主任提醒大家,当出现患者如出现以上症状,医院治疗。
版权申明
图片文字原创
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并在开头标注作者来源
新闻线索、部分文字及照片提供:王兵
专业审核:孙国华孙鑫
创意策划:宣传科
投诉维权:
急诊急救:
预约诊疗: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