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为恶性肿瘤患者常用治疗手段,有效的化疗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因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损伤较大,肿瘤患者多应用经外周放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途径给药。
目前,国内外众多操作规范均推荐将不需要继续应用的PICC导管及时拔除。对于肿瘤患者而言,PICC的留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生活质量,而化疗结束PICC的闲置也增加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待化疗结束患者都迫不及待要求拔除导管。
那么,对于肿瘤患者而言,化疗结束PICC是拔除好,还是留置一段时间再拔除合适?今天我们结合案例来聊聊PICC的拔管时机问题,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借鉴。
案例1基本资料:患者,女性,46岁。
入院诊断:右乳保乳术后pT1N0M0。
治疗经过:患者于-06-14行右乳癌保乳术+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因治疗需要,在左上臂置入PICC导管,并予6月30日、7月21日、8月11日、9月1日经PICC行TC方案(多西他赛针mg联合环磷酰胺针mg)化疗,化疗经过顺利。9月3日,患者化疗结束,遵医嘱拔管。目前患者正在放疗中。
案例2基本资料:患者,男性,66岁。
入院诊断:右肺腺癌术后复发cTxNxM1Ⅳ期
治疗经过:患者因「右肺癌术后6年余,复发1年余」于-08-05入院,根据治疗计划,拟继续予培美曲赛化疗+卡瑞丽珠单抗免疫治疗。患者在-08-17曾经置入PICC一根,留置满一年后拔除。因治疗需要,于-08-30再次置入PICC导管,导管头端位于右第7后肋水平。
案例3基本资料:患者,男性,67岁。
入院诊断:左侧扁桃体癌cT2N2M0II期
治疗经过:患者因「发现左颈部肿块6月余,确诊扁桃体癌5月余」于-08-19入院。患者-03-09在全麻下行扁桃体病损切除术。因治疗需要,于-03-17置入PICC导管,头端位于第7后肋水平。3-20起行多西他赛+顺铂+氟尿嘧啶诱导化疗3周期,5-3开始行鼻咽+颈部调强放疗。PICC留置期间导管逐渐发生外移,7-23复查胸片示头端位于第5后肋下缘。因放疗反应大,中间曾暂停放疗,最后于8-13完成全部放疗。
患者及家属担心导管外移对身体有影响,要求拔管后出院。出院后因食欲差、体重下降于8-19再次入院,根据治疗计划重新置入PICC一根。
案例分析案例1与案例2中的患者,属于按计划拔管,根据患者病情、治疗计划及导管留置效期做出的决定而拔管。
案例3中的患者,由于留置期间导管发生外移,又恰好是夏天天气炎热,出汗多,患者及家属担心出现并发症,强烈要求拔管,该患者属于非计划拔管。
PICC留置时间及拔管指征我国在年开始实施的《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中指出:PICC的最佳留置时间尚未确定,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建议留置时间不宜超过1年或遵照产品使用说明书。
计划拔管是指患者治疗结束不再需要导管进行静脉治疗,医生开具拔管医嘱,拔管前签署拔管知情同意书,充分与患者沟通拔管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及处理措施,患者充分理解并同意后再操作拔管。
因此,对于肿瘤患者,如果治疗需要,PICC留置期间没有严重并发症发生,导管留置时间可达1年。但当治疗结束,导管不再作为治疗计划的一部分时,建议将导管拔除。如果留置期间出现了严重并发症,经过处理后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需要酌情拔管。
下面列出了被动拔管的5个指征: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临床表现为局部组织肿胀、灼热、疼痛,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有时伴有全身畏寒、发热等症状。如血培养结果:导管血与外周血培养出同一种细菌;导管血报警时间早于外周血2h;导管血大于外周血的细菌菌落数3倍以上,明确诊断为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或者患者使用导管输液出现寒颤连续3次,排除其他因素,考虑可疑导管细菌定植,立即拔管。
严重皮肤问题
皮肤出现皮疹破溃,渗出较多,透明贴膜无法固定,经治疗皮疹症状未好转,加之穿刺点出现感染迹象,或因固定不牢导管外移>5cm,酌情拔管。
静脉血栓形成
贵要静脉血栓形成后,肿胀疼痛症状较轻或无临床症状,可以拔管;若深静脉如肱静脉、腋静脉、锁骨下静脉血栓形成,不宜拔管,应使用抗凝剂低分子肝素U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10~14d复查超声后酌情拔管。
导管堵塞
堵管分为血凝性和非血凝性。血凝性堵管可以利用负压抽吸使导管再通,如果再通失败,考虑拔管。非血凝性堵管即黏稠性药物如脂肪乳、氨基酸等药物,贴在导管壁,导致导管堵塞;还有药物之间配伍禁忌形成不溶性的结晶堵塞导管,可使用溶解剂使导管再通,如果再通失败只能拔管。
导管外移
目前有关PICC导管脱出的判断还没有统一的标准,脱出的诊断主要通过胸部X线摄片检查。如果发现导管脱出,应及时通过X线检查导管尖端的位置及脱出程度。如导管脱出>5cm时或导管尖端位置在上腔静脉口或已不再上腔静脉内,输注刺激性强的药物存在风险,建议拔管。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等专业人士参考策划:GoEun,梅浙
投稿及合作:yinqihang
dxy.cn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
参考文献1.张欣,朱玉欣,等.肿瘤患者PICC拔管各种并发症相关影响因素的临床分析.河北医药,,41(2).2.吴玉婵.肿瘤患者化疗结束后PICC闲置现状的调查分析.护理实践与研究,.17(9).3.国家卫生计生委.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中国护理管理,,1(1).4.程立,许娟,等.恶性肿瘤化疗病人PICC置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影响因素及防范措施.全科护理,,18(32).5.王丹凤,赵林,等.恶性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异常拔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23).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