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胸腺肿瘤WHO分类其他肿瘤

时间:2016-12-1 1:38:31 来源:扁桃体恶性淋巴瘤

点击下方,收听《SCI天天读》

《SCI天天读》

“SCI天天读”是由爱肺云为中国医生度身制作的电台节目。“SCI天天读”精选国际最权威期刊当月的最新文献摘要,特邀外籍专家进行口播,配合中文播报和文字导读,每日一篇定时推送,旨在拓展专业同道者的国际眼界,观摩先进的肺部疾病诊疗理念和方法,学习原汁原味的美式英语。

第四部分—其他肿瘤(上)胸腺神经内分泌瘤

概念上的延续

这些章节涵盖了神经内分泌上皮细胞瘤(NETs),不包括副神经节瘤和神经源性肿瘤。在第四版中,胸腺典型和非典型类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CNEC)和小细胞癌的命名和标准(见表4)与第三版相同1。在类癌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中,‘神经内分泌分化’的定义为,在50%的肿瘤细胞中通常有多于四个神经内分泌标记物(嗜铬粒蛋白A(chromograninA),突触小泡蛋白,CD56和NSE)的弥散性强表达,这一定义被保留了。按照以往,小细胞癌保留了组织学诊断;神经内分泌标记物的表达时常为阳性但不是必需的。

概念上的改变

弃用第三版中的描述性术语“高度分化神经内分泌癌”(即类癌)和“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即LCNEC和小细胞癌),因LCNECs甚至是SCC在神经内分泌特征上都可能是高分化的。在包含LCNEC和小细胞癌的高级神经内分泌癌中,沿用肺的应对策略,用低或中级神经内分泌瘤分别代替典型和非典型类癌。

重要新发现

一个主要的进展是国际联盟在比较基因组杂交(CGH)水平遗传学改变的阐述51。来自典型类癌的基因获得和缺失的递增及重叠,经过非典型类转化为LCNECs和小细胞癌支持了WHO分类。胸腺和肺类癌的遗传学改变是二者的重要区分依据,而来自胸腺和肺的高级神经内分泌瘤在遗传学上不可区分51.。现今受到赞成的理论是不同的分子通路导致了胸腺类癌和胸腺高级神经内分泌癌51.。当前对于胸腺类癌和相关的同期或异时性高级神经内分泌癌的共同遗传学改变描述对这一观点造成了挑战,并且提示类癌的转化或许是一种导致高级神经内分泌癌的旁路途径52,53。如今没有免疫组织学标记物可以明确的区分胸腺来源还是肺来源,尽管TTF1-/PAX8(多克隆)+在胸腺类癌中通常出现54.。临床和放射学的关联性依旧是区分胸腺和肺神经内分泌瘤的依据。

胸腺NETs亚型的个体改变

除了新的遗传学资料,胸腺NETs个体无进一步改变。

纵隔的生殖细胞肿瘤(GCTs),包括体壁型恶性肿瘤

概念上的延续

在第四版WHO分类中继续沿用之前的命名和组织学标准来定义主要部分的GCT类别,一个小的例外是,伴体壁型恶性肿瘤的GCT不是称作同源细胞的肉瘤或癌就是现称为‘伴体壁型实体恶性肿瘤GCT’用以与伴发相关同源细胞的恶性血液系统肿瘤GCTs相区分。对于纵隔肿瘤和称之为‘伴发相关恶性血液系统肿瘤GCTs’来说,GCTs伴发体壁型恶性肿瘤变体是独一无二的(表5)。

概念上的改变

这里未作概念上的变更。

GCT亚型的个体改变

经典的免疫组织学标记物(角蛋白,PLAP,CD;CD30;AFP;HCGβ亚族)通常足够确认GCT亚型,即使是GCTs复合体。几个新的标记物,如OCT4,磷脂酰蛋白聚糖,SOX2(表5)或许可以帮助更精确的描述肿瘤的单个组成成分。

纵隔淋巴瘤

沿用之前的概念,无概念变更。

纵隔淋巴瘤的‘新’分类是根据第四版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WHO分类改进的10.。并没有做概念上的变更(表1)。

淋巴瘤亚型个体上的改变

原发性大B细胞淋巴瘤(PMBL)

第三版中记录的典型PMBL免疫表型(CD20+CD79a+PAX5+CD30+/-CD15-CD10-IRF4/MUM1+/-HLADR-)已得到补充,在其他的免疫表型中,CD23(70%阳性),p63(阳性率90%),而p40缺失58。需要说明的一点是,p63同样在正常和胸腺上皮细胞新生物中表达,尽管他会典型的伴随p40的表达60。在日常实践中,尽管具有典型的免疫组织化学描述,与霍奇金淋巴瘤广泛重叠的基因表达谱,且不是另一种B细胞淋巴瘤61,但PMBL的诊断依旧需要临床资料(尤其是广泛的胸腔外淋巴结浸润的缺失)来排除系统性弥散大B细胞淋巴瘤伴发纵隔牵连。

自年起新的遗传学改变记录中,从生物学和潜在免疫治疗的角度来说下列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Ⅱ类反式激活因子CIITA在16p13.13的易位和HLAⅡ类分子的下调相关;几乎所有特定的扩增和/或9p24.1区域的易位包括编码免疫关卡分子PD-L1和PD-L2的基因座62,63,都是过表达的,而且是有应用价值的PMBL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64。

MALT淋巴瘤

新的遗传学发现包括3号染色三体的高发生率,18号染色三体的低发生率和MALT1及IGH未涉及易位65,66。

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新版突出了一部分TdT-阴性病例67。后者或许和早期胸腺起源的T-ALLs相关,其共表达早期骨髓细胞标记物和干细胞标记物(CD34,CD)。这些被认为是高风险因素68,69.。

在检测到的许多新的遗传学改变中,NOTCH1/FXBW突变和令人满意的结局相关70,而位于6q的杂合性丢失(LOH)对预后并无影响71。

渐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

与第三版形成对照的是,第四版(像WHO有关血液恶性肿瘤的书10一样)强调了ALK(+)和ALK(-)的ALCL之间的差异。只有在纵隔中二者才会特殊的同时出现。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ALCL必须与其他CD30-阳性的淋巴瘤,包括癌EMA-阳性的实体瘤,以及黑色素瘤相区分。然而,ALK(-)ALCL与CD30-阳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NOS的诊断性对比依旧依赖于大细胞淋巴瘤背景下‘hallmarkcells’的识别,但这种区别有时是任意的。

霍奇金淋巴瘤(HL)

HL(事实上所有的纵隔病例都是结节硬化型经典霍奇金瘤)的诊断标准未作变更。许多失活性突变,扩增和易位已有影响NF-Kb,JAK-STAT,DNA损伤和坏死通路以及渐成稳定状态的描述(回顾72)。肿瘤细胞和肿瘤相关性T细胞以及巨噬细胞的遗传学和转录组学变异与预后相关性的认识也是最新发现73-75.。然而,分期依旧是纵隔HL最重要的单个预后因素。

在第三版中,这种侵袭性的淋巴瘤包含在“HL和NHL之间的灰色地带”。当前的一个同义词是“纵隔灰色区域淋巴瘤,MGZL”。修订的诊断标准包括含有霍奇金细胞的大,多形性肿瘤细胞的栅栏样生长模式;比cHL突出的炎症背景少;通常保存B细胞程序(表达CD20,PAX5,OTC2,BOB,1;克隆免疫球蛋白基因重组);表达CD30(持续的)和CD15(可变的);缺乏CD10和ALK1表达。MGZL除了与cHL、PMBL重叠的特征外,还具有特定的遗传学和后天性特征(图6)76-78。

精制的纵隔淋巴瘤诊断的临床相关性

对于纵隔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原发性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PMBL)和纵隔灰色地带淋巴瘤(MGZL)的不同治疗方案来说,精确的诊断是至关重要的。患有cHL的患者目前接受综合化学疗法似乎需要包含博莱霉素,氮烯咪胺(如ABVD方案),随后在涉及到的区域进行照射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79。PMBL,尽管他和cHL有着亲密的分子关联,但在治疗上有着很大的区别,如CHOP和利妥昔单抗(R-CHOP)后加放射治疗。然而,一个最近的研究发现,在PMBL中,当R-CHOP被DAEPOCH-P方案替代时,放射物质是分散的80。这或许对于通常的患有PMBL的年轻女性患者来说是有利的,因为纵隔的放射性治疗有潜在的严重迟发效应,如心血管疾病,肺癌和乳腺癌81。对于患有MGZL的患者来说,单独的DA-EPOCH-R治疗或许是不充分的,因为与PMBL患者相比,他们通常更需要额外的放射治疗来达到长期的完全缓解80。

附录

表1:

上皮细胞肿瘤

胸腺瘤等

胸腺癌等

伴癌等

NUT癌

其他少见胸腺瘤等

隔生殖细胞肿瘤等

纵隔淋巴瘤

a)形态学编码来自于国际疾病分类-肿瘤(ICD-O)。生物学行为编码为/0良性肿瘤;

/1未指明的,边缘的或者不确定的行为;

/2原位癌和三级上皮内肿瘤;

/3恶性肿瘤。

b)考虑到我们对于这些病变的认识改变,分类列表由之前的WHO分类修订而来1。

*这些新的编码由负责IDC-O的IARC/WHO委员会批准。

**这可以是任何一种成熟B细胞淋巴瘤,ICD-O编码分别来自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WHO分类10。

表4

图表4第四版肺,胸膜,胸腺和心脏WHO分类包含的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3.。概念变化的用粗体表示(这些肿瘤包含在第三版的混合性胸腺上皮细胞瘤中)。

组织学区分标准

类癌肿瘤

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CNEC)

10mitoses/2mm2;nosmallcellfeaturesLCNEC







































鏍规不鐧界櫆椋?
鍖椾含鍝釜鐪嬬櫧鐧滈鐨勫尰闄㈠ソ

转载请注明:http://www.ooiwm.com/lblby/2125.html
热点排行
小儿扁桃体炎饮食注意

小孩要是患上扁桃体炎家人是要操碎心的,扁桃体炎会严重的危害这小孩子的健康……【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相关导读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