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科普父母请务必认识儿童颅脑肿瘤

时间:2016-12-20 2:23:59 来源:扁桃体恶性淋巴瘤

可怕的数据,唤起人们对儿童颅脑肿瘤认识?儿童是父母的心肝

您知道么?儿童颅脑肿瘤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居儿童肿瘤的第2位!第三篇儿童颅脑肿瘤的早期诊断与临床特点

早期诊断

儿童颅脑肿瘤早期诊断较成人难,与下列因素有关:小儿不能或不会正确表达不适;脑瘤使颅内压增高常通过头颅增大来代偿,与颅缝或前囟未闭易混淆,使症状出现较迟,常无法引起家属注意;即使就诊,常因患儿哭闹使阳性体征难以被发现;医生判断也较困难;此外,儿童神经内外科在我国仍不普及,儿童医院儿科就诊,医院多缺乏对儿童脑瘤特殊性的认识,故早期诊断比较困难。临床上被误诊情况“五花八门”,其中最常见是胃肠道疾病。近十年来随着小儿神经外科的发展,无创性检查如CT、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设备的普及,小儿脑瘤误诊机会已大为减少。

临床特点

好发部位儿童颅内肿瘤好发于中线及后颅窝,另一特点是肿瘤巨大(上图)。儿童颅内肿瘤与成人一样,可分为一般症状(颅内压增高所致)和局限性定位体征(肿瘤对脑组织局部压迫和破坏所致)两类。但是,儿童肿瘤常位于中线及后颅窝,早期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加上后颅窝容积小,故早期易产生头痛、呕吐等症状。另一方面,成人颅骨已骨性愈合,故颅内压增高很少有颅缝裂开,而小儿颅骨多为纤维性愈合,颅内压增高颅缝可裂开而使头颅增大来代偿,所以肿瘤体积十分巨大时才引起明显颅内压增高症状,故与成人脑瘤表现有不少差异。

呕吐呕吐是儿童颅内肿瘤最常见表现,多在清晨发生,随着病情进展可发生于任何时间,呈间歇性和反复发作。小儿多表现为喷射性呕吐,约10%~12%呕吐先于头痛,即颅压不高但反复呕吐,这是因肿物生长在第四脑室底部的呕吐中枢。部分患儿常伴腹痛,因此在儿科以胃肠道疾病就诊的不在少数,尤其是在基层。

头痛一般来说,大龄儿童可主诉头痛,婴幼儿对头痛说不清楚,可表现为烦躁不安,通过双手不断叩击头部或抓自己的头发和哭闹等方式来表达。

视力减退视力减退在儿童脑瘤中较常见,但易被忽视,学龄期儿童多因看不清黑板字迹而座位前移才被教师发现,更小患儿在看不清玩具时才引起家属注意。正因为这一特点,儿童颅脑肿瘤常继发严重视神经萎缩,就诊时视力已很差,术后尽管颅压高已解除,但术后仅有少数患儿可改善,多数会恶化甚至失明,这一点明显有别于成人。

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严重者也可会出现头皮静脉扩张。如果颅脑肿瘤在凸面,较表浅且为良性而生长缓慢者,病变部位颅骨可局限性隆起。由于小儿颅脑肿瘤在后颅窝多见,肿瘤可直接延伸到枕骨大孔下或有慢性小脑扁桃体下疝,刺激颈神经造成颈部抵抗。有时患儿强迫使头颈部固定在某一位置。

一旦出现强迫头位甚至强迫体位,随时可能因脑疝而危及生命,这是引发儿童颅脑肿瘤医疗纠纷的重要原因。

小儿颅内压增高可表现为烦躁和易激惹,无原因哭闹,有时可表现为淡漠甚至嗜睡、精神差、脉搏减慢和血压增高。这说明已进入昏迷前期,应紧急降颅压处理。若不及时治疗则病情可突变,即意识昏迷,瞳孔散大,甚至呼吸停止。故意识状态的检查应十分细致,要抢在昏迷前处理才不致陷入被动。相对成人而言,小儿抽搐发生率较成人低,小儿脑瘤发生癫痫者仅占10%左右。

生长发育生长发育异常则是儿童颅脑肿瘤的一大特点。颅咽管瘤可有生长发育迟缓的表现:个子矮小;第二性征不发育(外生殖器幼稚型);松果体区畸胎瘤和下丘脑错构瘤可有性早熟;垂体生长激素腺瘤可有巨人症。多饮多尿较成人多见,有时每日出入量达ml,几乎%的鞍上生殖细胞瘤以此为首发症状,颅咽管瘤则发生率低且属晚期症状。

发热及其他小儿颅脑肿瘤表现为发热,与小儿恶性肿瘤易发生出血、坏死及瘤细胞脱落在脑脊液中的刺激有关,加上小儿体温中枢调节不稳定,故有些脑瘤可有发热的表现。不少后颅窝肿瘤患儿较一般患儿眼睫毛长,或背后出现异常毛发,不过这种现象的发生机制目前并不十分清楚。

诊断儿童脑肿瘤早期诊断的关键是对儿童颅脑肿瘤临床特点的认识,对怀疑有脑瘤的儿童应及时行CT和MRI检查。目前多有一个误解——常常以CT有辐射为由拒绝或延误CT检查,而MRI检查儿童常常需要麻醉,从而导致病情延误。









































白巅风
内蒙古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ooiwm.com/lblby/4281.html
热点排行
小儿扁桃体炎饮食注意

小孩要是患上扁桃体炎家人是要操碎心的,扁桃体炎会严重的危害这小孩子的健康……【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相关导读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