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教硕士毕业论文

时间:2017-2-14 2:00:33 来源:扁桃体恶性淋巴瘤

真圆阿奢黎年于高野山大学获密教硕士学位。

真圆阿奢黎与高野山静慈园教授

空海的肉身入定与现代科学哲学观

    高野山大学研究生院文学研究科  密教学  释真圆(李新正)  论文目录  前言                  

一、空海的肉身入定

二、肉身不坏的现代科学哲学假设

假设1、佛教的修行使我们的物质之身发生转变

假设2、修行改变我们身体的组织结构

假设3、物质的精神化与精神的物质化(肉身不坏、舍利、虹身)

假设4、修行建立完整的精神信息能量场

三、佛教修行中神通力的意义及现代科学哲学假设

1、问题

2、经典解释

3、六度万行的全息哲学科学观意义

4、六神通的现代科学哲学假设

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

5、神通力例子

鸠摩罗什金刚智不空善无畏一行

6、神通力的现代科学哲学假设

四、戒律的全息意义

五、三密加持的假设

六、摩诃不可思议现象的假设

总结

                       硕士论文(中文版)

空海入定留身与现代科学哲学观  前言

  众所周知空海于年入唐,从慧果和上亲受胎藏界金刚界两部大法,空海回归东瀛后即便创立日本真言宗,俗谓东密。

  公元年(天长9年)11月,空海从高雄山的神护寺迁移到了高野山,而且辟谷专念坐禅修法(1)。年后的承和元年5月,空海从京都返回高野山前就对弟子们言“我将永远归山”(2)。同年9月选择好了入定场所。同年11月15日将高野山托付给其弟子真然和尚(3)。次年3月21日寅时预告入定(4)。入定乃是超越生死而等待于兜率天宫救济众生的弥勒菩萨出世。

  空海于入定前的3月15日,书写了三份遗书《御遗告》(5),然后每日修法四次准备入定。在《御遗告》公布四天后空海为宗派今后的发展最后上京(6)。《御遗告》是否空海真撰现在存疑很多(7)。在空海和尚入定后,弟子们连续做了49天供养法事,然后将大师连同其坐禅入定的椅子一起用轿子抬到了奥之院,安置在御庙地下丈五见方的石室中。

  随着时间的流逝,真然的孙弟子、东寺的第九代长老观贤和尚,认为有必要确认大师入定之身。观贤第二次奏请醍醐天皇为大师赐予封号,而醍醐天皇梦中也见到了空海和尚,于是准奏谥号“弘法大师”,并赐赠御衣。于是在弘法大师入灭后87年,观贤协同两个弟子持御衣朝拜高野山,他们进入弘法大师的御庙石室中。刚进去什么也看不见,观贤等觉得自己罪孽深重,因此尽力忏悔,一会石室中居然见物。他们看见弘法大师衣服已经破烂,发长甲锐,念珠串线已经朽烂,珠子散落地上。大师依然身体柔软容颜如生。于是他们为大师更替了衣裳,剃发、修甲,重新整饰,然后再次封闭了石室(8)。

  不论史实中空海肉身不坏确定与否,并不影响本文的思想。

  一、空海之肉身入定

  弘法大师空海六十三岁入定,至今肉身不坏,每日于奥之院接受信徒的顶礼膜拜。针对空海的入定,历史上很多研究家都有非常完美的解释,但仅仅局限于佛教、密教理论和文字相的阐释。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十三——初分辩大乘品第十五之三》云:  “复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往澹泊路观所弃尸,死经一日或经二日乃至七日,其身膖胀,色变青瘀,臭烂皮穿,青瘀流出”(9)。

  此段经文可见人体在死亡后会腐烂变质,其观点与现代医学的理论完全吻合。

  何故肉身不坏?依据现代医学知识,人体在死亡后,大肠菌群迅速分解细胞组织,然后很快腐烂变质。那么空海以及诸多高僧肉身不坏的事实该如何解释?虽然这是非常简单的问题,但是要阐释清楚却非常困难。或者可以说这是佛徒与一般众生的区别,毕竟肉身不坏与现代医学知识相悖。

  为什么佛教行者的修炼可以达到肉身不坏或者说金刚不坏身?如果不能很好地解释这个问题,佛教的修行多数时候会堕入不可知论。佛法是真理,现代科学哲学亦有真理成分,如此以真理阐释真理应该是可行的。以前和现代的佛教研究大都倾向于文字相的研究,而借用科学哲学观来阐释佛教理论的研究几乎没有。本来佛法无文字,为了阐释教理而假借文字以表意。如果我们执着文字相,那么觉悟佛法难于登天。

  弘法大师是否已经成佛?如果已然成佛,那么真言宗中关于弥勒信仰的理念似乎存在着问题。信仰弥勒菩萨乃典型的显教理念,按照密教的“即身成佛”理论,关于弘法大师入定等待弥勒佛降生的信仰显然与之矛盾。然则我们可以将真言宗的弥勒信仰理解为一种方便说教(10)。

  按照佛教的时间概念,过去、现在、未来其实是同一时间点。设若我们接受这种观点,那么密教的“即身成佛”和关于弘法大师的“弥勒信仰”就丝毫不存在矛盾了。现代物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当物体的运动速度与光速相同时,时间静止;当物体的运动速度超过光速时,时间逆转,亦即回溯(倒退到过去)到过去;如果物体的运动速度小于光速,时间正向。是否存在超越光速的物质,我们现在不得而知,但人类的思想或者说意念完全可以超越光速,这个问题难以证明,但是可以理解。同时人类的意念还可以逆向思维,好比我们回忆昨天、前天、过去等。佛家的唯识派之主要观点“三界惟心”,物质实体——色,只是虚幻,如阳焰如空花。人类的“意念”乃是心——精神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由此也可以理解“三时惟心”,即过去、现在、未来因我们的信念而转(11)。

  “空”亦是一相对概念,暂且不论佛教的空意,就常识而言,空即是无。人体的一个细胞相对整个人身可谓空无,一个个体相对整个人类群体可谓空无,地球相对太阳系可谓空无,太阳系相对于银河系可谓空无,银河系相对于茫茫宇宙可谓空无,即便宇宙中全部星辰集合为一体,但相对于宇宙本身之广袤虚空而言亦可谓空无。

  如果不能用现代科学哲学观解释,则很难理解,毕竟说教与说理大有区别,故必须尝试用现代科学哲学观来解释。

  肉身不坏在佛教经典中如何阐释呢?  最早的肉身不坏记录为何?我们大约不约而同地认为是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大师七十六岁时圆寂于新洲国恩寺,至今肉身保存完好。

  《禅宗相涉载记》“新兴卢氏,采燋养母,负薪入市闻诵金刚。问,从谁受。曰,蕲州黄梅忍大师劝持云见性成佛。辞母前迈至韶与,刘志略为心友。略姑为尼,号无尽藏,甞读涅槃。师暂听之,即为说义,尼因问字。师云,字即不识,义即请问。尼曰,字尚不识,易能会义。师曰,诸佛解脱,非关文字。尼异之,号为行者。居人瞻礼,奉以宝林。咸享中达黄梅,师资道契,乃入碓坊,抱石而舂。经八月,忍俾众述偈,上座神秀以偈书壁,师密令童子书偈于旁。忍呼入室,寄托法衣曰,古我先师转相付授,岂徒尔哉。捧衣南迈,仪凤改元。正月十五,南海印宗法师为师会众落发,二月八日就法性寺智光律师受戒,即开东山法门。(信忍并住东山)回宝林,韶守韦据请住大梵。学者逾千,封土为坛,说法其上,录为坛经。先天二年八月三日示寂,葬曹溪,寿七十六,宪宗谥大鉴。塔曰,元和正真,达磨至师六世,因称六祖。师化韶阳,秀化洛下。南能北秀,自此分宗。四祖甞于九江遥望双峰,见紫云如盖,下有白气,横分六岐。问忍,知之乎?曰,师当旁出一枝,相踵六世。果出法融阐化金陵,牛头至南阳忠六世,亦号牛头六祖。嵩山普宗立秀为六祖,自称七祖,故杜诗云门求七祖禅。”(见图一)

图一:

慧能,(~)唐代僧,又作惠能。中国禅宗第六祖,号六祖大师、大鉴禅师。祖籍范阳(河北),俗姓卢,生于南海新兴(广东)。师又曾舍宅为国恩寺,先天元年(),命门人于寺内建立报恩塔。翌年七月,归返国恩寺,八月示寂,世寿七十六。师肉身不坏,迄今仍存,归停曹溪。宪宗时谥号「大鉴禅师」。宋太宗太平兴国年中(~)加谥「真宗禅师」;后由仁宗谥号「普觉禅师」,神宗赐「圆明禅师」之谥号(12)。又据《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三:

三十三祖惠能大师示寂。姓卢氏。其先范阳人。父行韬。武德中左官于南海之新州。遂占籍焉。三岁丧父其母守志掬养。及长家贫。师樵采以给。一日负薪至市中。闻客读金刚经。悚然问客曰。此何法。得于何人。客曰。此名金刚经。得于黄梅忍大师。归告于母以为法寻师直抵黄梅。忍大师一见默识之。后传衣法令隐于怀集四会之间。仪凤元年正月八日届于南海。及返曹溪雨大法雨。一日示众曰。诸善知识各各净心听吾说法。汝等诸人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若欲成就种智。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诸法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淡泊。此名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即成净土。名一行三昧。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种能含藏长养成就其实。一相一行亦复如是。我今说法犹如时雨普润大地。汝等佛性譬如种子遇兹沾洽悉得发生承吾言者决获菩提。依吾行者定证妙果。师说法度人。往来学者尝逾千数。明年七月辞归新州故宅国恩寺。其徒泣曰。师归当复来不。师曰。叶落归根来时无口。又问。师之法眼何人传受。师曰。有道者得无心者通。至国恩寺。以八月三日示众曰。吾受忍大师衣法。今为汝等说法不付其衣。盖汝等信根已熟决定无疑。堪任大事。听吾偈曰。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顿悟花情已。菩提果自成。复谓众曰。其法无二。其心亦然。其道清净亦无诸相。汝等不用观静及空其心。此心本净无可取舍各自努力随缘好去。吾涅盘时至珍重。即跏趺而逝。于是山林变白鸟兽哀鸣。彩云香雾连日不开。既时广州都督韦据率韶新二郡官吏。迎奉全身归于曹溪宝林寺建塔。真身今尚存焉。

最早的禅定记载当属佛陀的大弟子大迦叶。《五灯会元》卷一中记载道:

一祖摩诃迦叶尊者,摩竭陀国人也。姓婆罗门,父饮泽,母香志。昔为锻金师,善明金性,使其柔伏。付法传云:尝于久远劫中,毗婆尸佛入涅盘后,四众起塔,塔中像面金色有缺坏。时有贫女,将金珠往金师所,请饰佛面。既而因共发愿:愿我二人为无姻夫妻。由是因缘,九十一劫身皆金色,后生梵天。天寿尽,生中天摩竭陀国婆罗门家,名曰迦叶波,此云饮光胜尊,盖以金色为号也。繇是志求出家,冀度诸有。佛言:「善来,比丘!」须发自除,袈裟着体,常于众中称叹第一。复言:「吾以清净法眼,将付于汝。汝可流布,无令断绝。」涅盘经云:尔时世尊欲涅盘时,迦叶不在众会,佛告诸大弟子,迦叶来时,可令宣扬正法眼藏。尔时迦叶在耆阇崛山毕钵罗窟覩胜光明,即入三昧,以净天眼,观见世尊于熙连河侧,入般涅盘。乃告其徒曰:「如来涅盘也,何其驶哉!」即至双树间,悲恋号泣。佛于金棺出示双足。尔时迦叶告诸比丘:「佛已茶毗,金刚舍利,非我等事。我等宜当结集法眼,无令断绝。」乃说偈曰:「如来弟子,且莫涅盘,得神通者,当赴结集。」于是得神通者悉集王舍耆阇崛山毕钵罗窟。时阿难为漏未尽,不得入会,后证阿罗汉果,由是得人。迦叶乃白众言:「此阿难比丘多闻总持,有大智慧,常随如来,梵行清净。所闻佛法,如水传器,无有遗余。佛所赞叹,聪敏第一。宜可请彼集修多罗藏。」大众默然。迦叶告阿难曰:「汝今宜宣法眼。」阿难闻语信受,观察众心而宣偈言:「比丘诸眷属,离佛不庄严。犹如虚空中,众星之无月。」说是偈已,礼众僧足,升法座而宣是言:「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某处说某经教,乃至人天等作礼奉行。」时迦叶问诸比丘:「阿难所言,不错谬乎?」皆曰:「不异世尊所说。」迦叶乃告阿难言:「我今年不久留,今将正法付嘱于汝。汝善守护,听吾偈言。法法本来法,无法无非法。何于一法中,有法有不法」?」说偈已,乃持僧伽梨衣入鸡足山,俟慈氏下生。即周孝王五年丙辰岁也。尊者因外道问:「如何是我我?」者曰:「觅我者是汝我。」外道曰:「这个是我我,师我何在?」者曰:「汝问我觅。」尊者一日踏泥次,有一沙弥见,乃问尊者:「何得自为?」者曰:「我若不为,谁为我为?」(13)

按照这段历史记载,迦叶尊者付法阿难尊者后旋即入定鸡足山。迦叶尊者当属佛陀荼毗后的首个禅定入寂者,据传此时此刻迦叶尊者一直于鸡足山处于禅定并等待弥勒菩萨从兜率天宫降诞成佛。

从唐代开始至今,几乎在华夏大地没几年都有比丘或者比丘尼圆寂后成就肉身不坏。比如中国传统的地藏菩萨道场九华山就有数十僧尼不坏肉身至今保存完好,另有一些则毁于文革中。按照九华山的相关记载依次有今地藏肉身、仁义师太真身、华德真身隆山法龙常恩肉身、明净、大兴、慈明、德风、定慧、圣传、无瑕和尚等肉身。(九华山官方网站:







































北京看白癜风费用
北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啊

转载请注明:http://www.ooiwm.com/lblby/6276.html
热点排行
小儿扁桃体炎饮食注意

小孩要是患上扁桃体炎家人是要操碎心的,扁桃体炎会严重的危害这小孩子的健康……【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相关导读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