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宝爸宝妈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宝宝明显不舒服,出现指甲长白斑、胃口不好、夜啼、皮肤长白斑、肚子疼等症状,但又不是生病,去医院该挂哪个科都不知道。如果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处理,往往效果不好。这个时候,中医就提供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思路,所谓上共治未病,在疾病还未完全发展出来时,就提前系统地调理,这正是正真优秀的中医所倡导的。
今晚为大家做讲座的是一位高颜值、优秀的、有爱心的专家。王静,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深受家长中医儿科医生。
王静,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深受家长喜爱的中医儿科医生。师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学习《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与儿科临床应用结合,致力于中医儿科“治未病”的研究实践。
常年担任青岛电视台、山东电视台教育频道、中华美食频道等营养顾问和主讲。多年坚持每周到儿童福利院做医疗志愿服务工作。
全文主要内容:
一、中医对儿童体质的辨识
二、中医对儿童体质的分型
三、中医对儿童体质的调治及保健方法
音频资料点击播放
(二)闻诊
儿科闻诊分为:
听声音啼哭声呼吸声咳嗽声语言声
嗅气味口中气味呕吐物气味大小便气味
喂养不当、不舒服的哭声时声调一样,声音洪亮。哺乳、饮水、更换尿布后,婴儿舒服了就会停止啼哭。
如果是饥饿引起的啼哭,绵长无力,嘴唇吮吸状。
腹痛引起的啼哭,哭声尖锐,时断时续。
呼吸紧迫急促,面色发青,不咳或呛咳,声音嘶哑,往往是异物阻塞气道,需要家长及时发现送医。
干咳无痰,痰少且粘稠,多属燥咳或火热咳嗽。
声音嘶哑,伴随犬吠样咳(咳嗽声音如犬吠,多见于会厌、喉头疾患或气管受压,常见于小儿急性喉炎。多继发于鼻炎、咽炎、上呼吸道感染。)
(三)问诊和切诊
中医问诊十口诀: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辩,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将诊疗经过掺。
个人家族当问遍,妇女经带并胎产。
小儿传染接种史,疹痘惊疳嗜食偏。
3岁以内的孩子看食指的指纹,风关、气关、命关三关测轻重,小儿指纹"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
正常指纹,黄红相兼,隐现于风关之内。
指纹浮现明显者,多为病邪在表;指纹成而不显者,多为病邪在里。
色鲜红者,多外感风寒;色紫红者,多为热证;色青者主风、主惊、主痛;色紫黑者,多为血络郁闭,病情危重。
指纹细而浅淡者,多属虚证;粗而浓滞者,多属实证。
指纹显于风关,表示病邪清浅;过风关至气管者,为邪已深入,病情较重;过气关达命关者,为邪陷病深;若指纹透过风、气、命三关,一直延伸指端者,即所谓“透关射甲”,提示病情危重。
二、中医对小儿体质的分型
儿童体质分为:
1、均衡型(平和体质)
2、心肝有余(热性体质)
3、肺脾不足(寒性体质)
1、均衡型(平和体质)
均衡型体质的儿童对寒热耐受性较好,比较少患病,一旦患病康复也较容易。
形体特征:体形匀称、健壮。
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
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味觉正常,唇色红润,精力充沛,不易疲劳,耐受寒热,睡眠安和,胃口良好,两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有神。
2、心肝有余(热性体质)
热性体质:平时好动,怕热,心理比较急,阴虚火旺型
热性体质特点:
●经常口干舌燥、口臭、嘴破。
●喜欢喝冷饮或冰镇之类的食物。
●怕热,汗多,长时间体温偏高。
●易长痘疹、脸红、眼睛有血丝。
●常有便秘现象,尿少而黄。
●容易烦躁不安、易失眠、脾气较坏。
热型体质的儿童,一般是比较容易出现扁桃体炎、咽喉炎、肺炎等感染型疾病,应用抗生素的治疗效果比较好。
3、肺脾不足(寒性体质)
寒性体质:性格温和,怕冷,天冷四肢发冷,阳虚型(寒性特征)
●畏风、畏冷、手脚经常冰凉,易伤风感冒。
●喜欢热食物和热饮料。
●脸色嘴唇比较苍白。
●舌头带淡红色。
●精神萎靡不振,说话、动作有气无力。
寒性体质的儿童,一般消化功能较差,比较容易患风寒感冒,咳嗽,腹泻等。
三、中医对儿童体质的调治
及保健方法
中医对儿童体质的调治、保健方法,可以分为以下五点:
1、饮食疗法2、运动疗法3、情志疗法4、中药疗法5、外治法
1、饮食疗法
⑴脾肺气虚体质的儿童,一般消化功能较差,一般比较容易患风寒感冒、咳嗽、腹泻等。平时要吃温性热性的食物,少吃寒性食物。
⑵内有蕴热的儿童,平时饮食应清淡、清凉性食品,不宜煎炒、油炸香辣食品。
附:常见食物性味
(1)谷粮类:凉(寒)性:小麦、大麦、荞麦、小米;温(热)性:糯米、西米、高粱;平性:梗米、玉米、马铃薯、芋子、番薯、花生、芝麻、燕麦。
(2)豆类:凉(寒)性:绿豆、豆腐(寒)、豌豆(微寒);平性:黄豆、黑豆、赤小豆、蚕豆浆。
(3)蔬菜类:凉(寒)性:芹菜、菠菜、空心菜、黄花菜、枸杞菜、白菜、苋菜、豆芽、莲藕、油菜、芥兰、竹笋、白萝卜;温(热)性:芥菜、韭菜、芫妥、豆角、大蒜、葱、生姜、洋葱;平性:茼蒿菜、红萝卜、卷心菜、花菜。
(4)瓜果类:凉(寒)性:苦瓜(寒)、丝瓜、冬瓜(微寒)、黄瓜、葫芦(微寒)、番茄、茄子(微寒)、蘑菇(微寒)、紫菜、海带(寒);温(热)性:南瓜、辣椒(热);平性:香菇、猴头菇、银耳、木耳、茶树菇。
(5)水果类:凉(寒)性:苹果、李子、梨子、柑子、香蕉、西瓜(寒)、柿子、柚子、柠檬(微寒)、橄榄、菠萝(寒)、甘蔗(寒)、枇杷、哈密瓜(寒)、杨桃(寒)、橙子、芒果、地瓜;温(热)性:荔枝(微温)、金橘(微温)、榴莲(热)、龙眼、木瓜、核桃;平性:葡萄、石榴、桃子、杏子、黄皮、莲子。
(6)畜肉类:凉(寒)性:猪皮、猪脑、兔肉;温(热)性:猪肝猪血、牛肉、牛骨、狗肉、羊肉;平性:猪肉、猪心、猪肺、猪肚、猪肠、猪肾、猪脚、猪骨、牛肝、牛肚、鸽肉。
(7)禽肉类:凉(寒)性:鸭肉、温(热)性:鸡肝(微温)、鸡肉;平性:乌骨鸡、鹅肉、鹌鹑肉。
(8)奶蛋类:凉(寒)性:鸭蛋、皮蛋;温(热)性:羊乳;平性:牛奶、鸡蛋、鹌鹑蛋。
(9)水产及蛙类:凉(寒)性:螃蟹、田螺、蚌;蛙;温(热)性:草鱼、带鱼、黄鳝、虾(微温)、海参、淡菜、乌鱼;平性:鲫鱼、鲤鱼白鳝、银鱼、黄花鱼、墨鱼、鲈鱼、鳖肉、龟肉、牡蛎肉、海蜇、泥鳅。
饮食有寒热温良,在身体无病和虚弱的时候要尽量用饮食来调理身体,药补不如食补。很多家长问孩子体质弱,是否需要补充营养素和维生素?我们是不主张的。举个例子,一粒小麦种子,如果把它种在地上,适当的温度和湿度,这粒麦子是可以发芽生长的。如果只汲取小麦种子的精华吃进去,就没有这样的功效。区别在于,生命力而不是维持生命的营养素。所以吃营养素和吃食材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五色入五脏—常见的五色食物
1绿色养肝
常见绿色食物——绿豆、菠菜(最养肝的菜)、西兰花、黄瓜、丝瓜、芹菜、韭菜、青辣椒、茼蒿、莴笋、白菜、荠菜(长沙话叫:地菜子,有清火降压作用)、油菜、四季豆、豆角、空心菜(长沙话叫雍菜、四声音)、木耳菜、绿苋菜、萝卜茵、青菜、苦瓜(最去心火,能分泌胰岛素)水果等。
2红色补心
常见红色食物——红豆红薯、胡萝卜(最保护眼睛的蔬菜,健脾、保肝)红辣椒、红枣、番茄、山楂、香椿、草莓等
3黄色益脾胃
常见黄色食物——黄豆、牛蒡(最善清理脾胃火,可以加红白萝卜一起炖骨头汤喝)、脚板薯(最善治疗口腔溃疡的极好食物),薏米、(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韭黄、南瓜(产生胰岛素,治疗消渴症),苹果、蛋黄、粟米、玉米等。
4白色润肺
常见白色食品——白豆、冬瓜、梨、白萝卜、银耳、藕、百合、茭白、莲藕、米面、豆腐、花菜、竹笋、淮山、凉薯等。
5黑色补肾
常见白色食品——白豆、冬瓜、梨、白萝卜、银耳、藕、百合、茭白、莲藕、米面、豆腐、花菜、竹笋、淮山、凉薯等。
2、运动疗法
可通过武术、游泳、运动调节保健操等调节偏颇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千金要方·初生出腹论》指出:“凡天和暖无风之日,令母将儿于曰中嬉戏,数见风曰,则血盈气刚,肌肉牢密,堪耐风寒,不致疾病”。鼓励孩子到户外活动,要充分利用大自然的日光、空气进行体格锻炼。而有的孩子由于经常感冒,家长很担心,唯恐孩子着凉,整天把孩子捂在家里,这反而降低孩子的体质。一般认为10岁以内儿童,每天应保证2~3小时的户外活动,以游泳、游戏、短跑、武术、跳绳、球类运动为宜。
比如肺气不足的哮喘,在夏天可以进行冷水浴锻炼,可以减轻秋冬季温度变化时发病,提高孩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需要谨记的是孩子在发病时是不可以游泳的。
3、情志疗法
根据体质差异,按照中医五行、五脏、五音、五志等理念进行心理疏导或音乐疗法,调节其性格、心理状态,使之更好地适应多变的社会环境。
我们发现许多多动症的孩子对音乐的敏感性是非常高的。在恰当的音乐声中,孩子会更安静,更配合,效果更好。
厌食的孩子。良好的家庭环境,轻松的就餐环境对于治疗孩子的厌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再吃饭的时候对孩子打骂训斥,孩子肯定是不愿意吃饭的。
4、中药疗法
1、脾胃气虚体质儿童,需要益气健脾补肺,强化体质。可服用健脾散、玉屏风散、参苓白术散等益肺健脾之品。此类体质的儿童比较不适合抗生素的应用。
2、内有蕴热的儿童,一般是比较容易出现扁桃体炎、咽喉炎、肺炎等感染型疾病,应用抗生素的治疗效果比较好,可常用金银花、野菊花煎水饮用。
3、哮喘(内有宿痰,遇邪而发)主要发生在虚寒和痰湿化热的小儿;认为先兆期用药重在调理体质,如缓解期常用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发作期则以”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等。
食疗小方法:
孩子容易出汗,活动一下就出汗,睡觉后汗多。
推荐止汗方法:淮山药20克,浮小麦20g,麻黄根10克,煅牡蛎10克熬出的水直接喝或熬出的水煮大米稀饭喝。
经常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
推荐补肺润肺的方法:淮山药20克,百合20克,玉竹20克,苹果一个去皮,瘦肉2两一起炖煮,连吃带喝。
经常腹泻的孩子
推荐止泻方发:莲子20克,芡实15克一起住大米稀饭喝。
5、外治法
外治法—穴位贴敷
三伏贴:冬病夏治。
治疗多种反复发作及过敏性病症,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体虚感冒咳嗽;腹泄;小儿厌食、遗尿;
连续贴敷三年以上,上述疾病大多能够明显减轻症状,减少发病率。
外治法—小儿推拿
⑴、涌泉:咽喉炎、流鼻血
⑵、七节骨:便秘、拉肚子
★精彩问答环节★
1、积食的解决办法:王静医生:积食在中医儿科是单独的一个病叫“积滞”。如果非常严重需要大夫诊治。
家长在家需要注意:
(1)暂时控制饮食甚至禁食,呕吐者予淡盐水频频少量服用,防止脱水;便秘者顺时针摩腹,严重者开塞露外导。
(2)小儿推拿解决积食效果好。
(3)小验方:山楂善消肉食积滞,焦山楂10g研末开水冲服;神曲善消谷麦面食之积;麦芽善消乳积;鸡内金消食力强且能运脾健胃,3—10g研末冲服。
当然,医院就诊。
2、体质弱容易生病如何调理王静医生:我们今天的讲座就是解决的这个问题,就是判断孩子体质,然后通过饮食疗法、运动疗法、情志疗法、中药疗法、外治法来调理、提高孩子的体质,尽量少生病。
3、睡眠不安的原因及解决办法王静医生:这个问题主要在小婴儿当中多见,原因很多,中医讲有脾寒、心热、惊恐等原因。除此之外临床上小婴儿也可见于缺钙引起睡眠不安,大一点的幼儿和儿童若有打鼾、张口呼吸等腺样体肥大的症状也可引起睡眠不安。另外,中医讲“胃不和则卧不安”,晚餐吃得过饱、过晚,临睡前再进食较多食物也可引起睡眠不安,并且这种情况在临床不在少数。
4、消化吸收功能弱王静医生:排除器质性病变,有一类孩子,吃得很多,但就是不长肉。其实,中医上对此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脾约”证,就是胃的腐熟消化能力很强,所以食欲旺盛,但脾的运化吸收能力很差,所以吃了也不长肉。当然,这种情况最好找专业的中医大夫中药治疗调理,另外推拿效果很好。当然,平时饮食中也尽量多食用山药、白扁豆、薏米等健脾的药食两用的食材。
5、便秘怎么办王静医生: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中医上讲便秘有实秘、虚秘之分。实秘又有肠胃积热、气机郁滞、阴寒积滞的不同;虚秘又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的区别。所以长期医院大夫诊治。当然,轻度的便秘无其他症状还首先从饮食调整,临床最常见的类型还是肠胃积热引起:适当吃粗粮,多喝水、多吃青菜,菜肉比例7:3,少吃大虾、羊肉等热性食物等,配合推拿调理。
6岁女孩,自4月1日开始发烧,39度以上8天,期间验血为病毒感染,偶尔咳嗽有痰,拍片显示肺纹理增粗,CT排除肺炎,打吊瓶2天头孢,3天阿奇,不退烧加激素类药物后退烧,过后反复,期间吃头孢12天,吃阿奇3天,红霉素5天,效果不好,最后中医走罐,放血当晚烧退,经过25天的反复就医终于好了,8天后,又烧,发烧一天39.1,退烧后全身出现病毒疹吃药蒲地兰+抗过敏(忘记名字)+炉甘石洗剂8天后病毒疹消退,4天后再次发烧,1.5天,现在暂时没问题,这样抵抗力差的孩子该如何增强抵抗力?如此抗生素用药会不会有副作用,如再次发烧该如何处理?
王静医生: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体质会越来越差。任何的药物都有治疗作用和副作用,需要判断轻重缓急,能调理就不吃药,能用中药就不用西药,能口服药解决的就不打吊瓶,这样孩子体质会逐渐好转。另外结合今天讲的,饮食、运动、中药等进行调理。
王医生您好,我们孩子5岁经常在吃饭时肚子疼,大约是肚脐周围,请问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孩子偏瘦,谢谢!
王静医生:大多数孩子有一过性的肚脐疼痛,有几种可能。
一、肠痉挛
常见于孩子吃完冷饮,由于肠壁平滑肌阵阵强烈收缩而引起的阵发性腹痛,是小儿急性功能性腹痛中最常见的情况。
二、肠系膜淋巴结炎
比如孩子有呼吸道的炎症,淋巴是一个循环,肚脐周围的淋巴也会有炎症。需要先治疗呼吸道的炎症。
三、生长痛
孩子长个时,正如骨骼生长一样,肠是抻着长,属于自然引起的腹痛。
四、心理因素
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某顿饭菜不和胃口。
王医生,女孩子6岁,春季过敏性咳嗽频繁发作,是不是跟脾虚有关,日常生活应注意哪些方面?另外孩子手比较干燥。
王静医生:患过敏性体质的孩子跟肺虚、脾虚、肾虚都有关系。远离容易诱发过敏性疾病的食物,避免吃海鲜和甜食;发物如羊肉、牛肉;反季食物不能吃,冬季的西瓜不能吃,夏季的西瓜可以吃。减少吃热性和温性水果,如菠萝、芒果、榴莲;蔬菜类,香椿、韭菜、蘑菇菌类等。
你好,我小儿子从小口水多,2岁后有1个多月不怎么流了,现在2岁3个月,还是流,尤其感冒流鼻涕时,口水流的特别厉害。去医院检查过口腔没有炎症。
王静医生:如果是孩子出牙时期流口水是正常表现,但是如果孩子牙长齐了,2岁3个月还是流口水,一般认为是脾虚,需要先排除口腔疾患。建议做增强小孩脾胃功能的推拿,饮食上多吃点上药、玉米,白扁豆等增强脾胃功能。
2/2全文完
深度阅读
点击阅读?小儿感冒—从入门到精通
想获得更多讲座文字版?请白癜风治疗方法有哪些北京专业白癜风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