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军教授谈恶性淋巴瘤治疗新药辈出

时间:2016-11-21 10:03:05 来源:扁桃体恶性淋巴瘤

作者: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

在年12月美国血液病学会年会(ASH)和年国际T细胞淋巴瘤大会(ATS)上,关于恶性淋巴瘤的研究及临床治疗成为了这两次大会的新亮点,特别是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及双打击NHL、套细胞淋巴瘤(MC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T细胞淋巴瘤治疗的新药越来越多,疗效越来越好。靶向治疗药物、小分子抑制剂、mTOR抑制剂、BTK抑制剂、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1(PD1)δ抗体及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的T细胞(CAR-T)免疫治疗等已成为治疗淋巴系统恶性肿瘤的新起点,越来越受到血液学及肿瘤领域学者的重视。

年ATS会议上出现了大量新药

以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为主,从第1代HDACi到第2代HDACi罗咪酯肽(romidepsin)、西达本胺及第3代HDACi泊力诺斯肽(belinostat),以上单药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完全缓解(CR)率+部分缓解(PR)率为25%~32%,如果联合化疗及单克隆抗体,则可获得40%~80%的客观缓解率(ORR)的好疗效。

PD1抑制剂也显示了在复发难治霍奇金淋巴瘤(HD)中的好疗效,应用pembrolizumab治疗了27例复发难治HD,疗程为2年,结果显示,6例CR,CR率为22.2%;13例PR,PR率为50%;ORR为57.2%;副作用较小,未发现死亡病例。另一PD1抑制剂nivolumab治疗复发难治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29例,CR率+PR率为36%。

PI3K抑制剂copanlisio治疗复发难治的晚期滤泡型淋巴瘤,共入组16例患者,CR率+PR率高达71.6%。

靶向药物与化疗药物联合已成为部分恶性淋巴瘤的一线治疗方案,VR-CAP方案——硼替佐米(bortezomib)+R-CAP方案(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泼尼松)治疗了例初治MCL,无进展生存(PFS)期为30.7个月,而单用R-CAP方案的患者组PFS期仅为16.1个月(P<0.),副作用相似,已成为MCL的一线治疗方案。

CLL治疗进展最快

以新的CD20单抗为代表的ofatumumab、obinutuzumab、BTK抑制剂ibrutinib、PI3Kδ抑制剂idelalisib和BCL-2抑制剂ABT-已应用于临床,这些药已分别于年1月到年3月已被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批准应用于CLL,为非化疗治疗CLL开创了先河。

DLBCL已开始了分子生物标记与分型

GCB型DLBCL应用R-CH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疗效较好,而ABC亚型的DLBCL应用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治疗可获较好疗效,应用依鲁替尼通过抑制BCR信号传导对复发的ABC亚型DLBCL可获得较好疗效。另外,对于MYC阳性双打击DLBCL,预后不良者采用强化疗和单抗联合BTK抑制剂治疗,CR率+PR率可达48%。

CAR-T技术已趋向正规标准化

目前已有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纽约斯隆-凯特林癌症中心、贝勒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等9个癌症中心针对CAR-T技术进行了临床应用,诺华、朱诺、辉瑞等6个制药公司进行了巨额投资,CAR-T靶点采用4-1BB、CD28、MyD88和CD40,治疗复发/难治(R/R)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R/RCLL、R/RNHL的CR率达到52%~89%。

小结

总之,恶性淋巴瘤治疗方面已经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在不久将来有望成为临床可以治愈的恶性疾病之一。

本文来源于《临床肿瘤学论坛》杂志年05期。

更多“恶性淋巴瘤治疗进展”内容







































在北京治疗白癜风那家医院比较好
白癜风能治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ooiwm.com/lblcs/1337.html
热点排行
简述扁桃体炎常识

慢性扁桃体炎可能是因为我们平时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很好的注意不补水和休息,……【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简述扁桃体炎常识

慢性扁桃体炎可能是因为我们平时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很好的注意不……【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简述扁桃体炎常识

慢性扁桃体炎可能是因为我们平时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很好的注意不……【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