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情人节到了,根据抗癌女漫画家熊顿的故事以及作品改编的电影《滚蛋吧!肿瘤君》正在各大影院上映,很多观众看了后非常感动。而里面熊顿调侃的爱情故事,也让人哭红了眼~
曾和熊顿一样患过淋巴瘤的李开复发微博说,这部电影让他记住了“熊顿”这个让人可以更乐观、更坚强的名字。而在这样一个充满爱,充满温情的日子里,营养姐也希望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知识与健康。
今天,营养姐不讲爱情,不谈金钱,不说谎言;带给大家一个真实的——肿瘤是什么!?
肿瘤是什么!?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调控,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恶性肿瘤即癌症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一类疾病。
“肿瘤”,按照它的性质可以进一步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当然还有一种界于两者之间的所谓“交界性肿瘤”(其组织形态和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性和恶性之间的肿瘤)。
1良性肿瘤从字面上就可以知道它是一种良性的疾病,良性的当然就是比较好的,至少是不坏的,它的生长速度通常比较缓慢,一般在其生长地的局部向外面膨胀性地生长,通常不会侵蚀和破坏邻近的组织器官,也不会向远处发生扩散转移,因此它的危害相对来说比较小,不带来严重后果。但要注意的是,良性肿瘤尽管本身是良性的,但它如果长得很大,可能会压迫邻近的组织器官从而影响到这个被压迫的组织器官,也可能带来不好的后果,特别是如果它长在身体的要害部位,比如长在肠子里可能会导致肠梗阻,比如长在脑袋里面很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因为脑袋的空间有限,尽管良性肿瘤本身没有多少有害性,但它可能会压迫重要的中枢部位,而我们都知道,脑袋里的神经中枢是总管全身的司令部,受到压迫可能会出大事。另外还有一点也要注意,少数的良性肿瘤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会逐渐转变为恶性肿瘤,因此也不能完全掉以轻心。
2恶性肿瘤可以进一步从来源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从上皮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我们称它为“癌”,比如通常所说的肺癌、乳腺癌、胃癌、结肠癌等,大多数我们所说的所谓“癌症”(恶性肿瘤)指的是这类上皮组织来源的“癌”;另一类比较少见一些的是从间胚叶或结缔组织(肌肉、血液骨骼、结缔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我们叫它为“肉瘤”,比如骨肉瘤、血管肉瘤、平滑肌肉瘤等,这类“癌症”(恶性肿瘤)相对比较少见一些。这些“癌”和“肉瘤”字眼,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其实经常听说过或者在诊断报告中看到过,但往往不知道怎么回事,听着也是一头雾水,可见了解一些关于癌症的基本概念非常有必要。
英文caner和carcinoma翻译成中文都是“癌”,前者其实是广义上的癌(cancer),最好是加一个“症”字,也就是翻译成“癌症”,泛指所有恶性肿瘤,后者是狭义的癌(carcinoma),最好不要加“症”字,仅指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是具体指的某种癌,比如肺癌、乳腺癌。这样就不会混淆。大家要牢记一点,所谓的“癌症”是普通民众对“恶性肿瘤”的一种通俗叫法,如果可以的话,不妨抛弃“癌症”这个通俗叫法,跟着医生一起称为“恶性肿瘤”,这样概念就更清晰了,不容易弄混:恶性肿瘤,按组织来源的不同分为癌和肉瘤。如此一来,你就知道,当说某人得了癌症,指的是得了恶性肿瘤,是一种泛指,而如果具体到某个部位的癌症,通常在某个器官组织后面带“癌”或“肉瘤”字,比如肺癌、乳腺癌,比如骨肉瘤、平滑肌肉瘤,它们当然都是恶性肿瘤,用通俗的说法可以说都是癌症。
但有一点必须注意:不是所有的恶性肿瘤,其名称后面都一定会带有“癌”或“肉瘤”字样,比如淋巴瘤,并不是良性的,实际上指的就是恶性淋巴瘤,没有所谓良性淋巴瘤之说,又比如白血病,尽管没有“癌”字,可它是真真正正的恶性肿瘤,也可以通俗地叫做“血癌”。听起来似乎很乱,疾病的命名问题,涉及到很多方面,不必细究。在具体细节上,建议普通民众不要只从字面上进行理解,遇到此类问题一定要咨询肿瘤专科医生,千万不要想当然地“望文生义”错判病情而延误治疗。
淋巴瘤接下来在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滚蛋吧,肿瘤君》主人公熊顿所患的淋巴瘤吧。
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可分为霍奇金病(简称HD)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简称NHL)两大类,组织学可见淋巴细胞和(或)组织细胞的肿瘤性增生,临床以无痛性淋巴结肿大最为典型,肝脾常肿大,晚期有恶病质、发热及贫血。淋巴瘤的细胞形态极其复杂,年WHO淋巴瘤新分类中,有80个亚型。由于病变部位和范围不尽相同,临床表现很不一致,原发部位可在淋巴结,也可在结外的淋巴组织,例如便扁桃体、鼻咽部、胃肠道、脾、骨骼或皮肤等。结淋巴组织原发部变多见于NHL。
诱发病因1.辐射因素:引发淋巴癌的原因不仅与吸收辐射的剂量有关,还与受辐射时的年龄有关,25岁以下受辐射的人群,淋巴癌的发病率比其他人群高。医用辐射对人类肿瘤的发病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大剂量辐射对人类淋巴癌的发生有促进作用。
2.病毒因素:病毒是肿瘤病因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就目前研究的状况来看,与淋巴癌关系比较密切的病毒有EB病毒、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人类嗜B淋巴细胞病毒。
3.饮食因素:随着现代生活饮食结构的改变,长期的酸性体质是引发淋巴癌的原因之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搭配合理的饮食结构,尤其是具有家族集聚性淋巴癌的人,更应远离淋巴癌致病原因,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淋巴癌发病几率。
4.化学因素:化学致癌物包括烷化剂、多环芳烃类化合物、芳香胺类化合物等种类,是淋巴癌发病的一定原因,如女性过多使用染发剂会导致淋巴细胞癌变。在农业生产中,随着农药及化肥的应用,在农村人口中淋巴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不断地增加。
5.免疫因素:免疫因素是淋巴癌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免疫监视功能,对体内发生突变或癌变的细胞能起到清除的作用。免疫缺陷病人容易发生机会感染,特别是病毒感染。另外,免疫功能低下如艾滋病、器官移植、类风湿关节炎等,也可诱发淋巴癌。
营养与癌症的关系?最后的最后,肿瘤君虽然夺取了我们可爱的熊顿,但是我们依然微笑的面对,同时更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那么在营养健康方面,营养与癌症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国好营养采访中国营养学会名誉理事长——葛可佑,来看看他是怎么说的吧?
(1)癌症是威胁人类的杀手,是什么引起的呢?
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膳食因素在癌症的发病原因中占有很大的份量,所以健康的生活方式与合理的营养膳食对肿瘤的预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如此,在癌症治疗过程中营养和膳食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癌症患者随着病情进展,身体会耗竭出现恶病质状态。
(2)在抗肿瘤治疗过程中,营养起到怎样功不可没的作用?
而抗肿瘤治疗,无论是手术还是放化疗,都会使机体的营养物质代谢发生变化,给机体带来不利影响。
手术本身是创伤,如果是消化道手术还会影响到患者的正常进食,需要给予临床营养支持,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手术耐受力,减少并发症。
化疗使用的抗肿瘤药物一般使患者消化道反应较大,可导致营养不良。放疗的不良反应与照射的部位和剂量有关,通常患者也会有体重丢失,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坚持临床营养支持,配合癌症的临床治疗,使患者最低限度的减少体重,尽量维持较好的营养状态完成抗肿瘤治疗。
真的是最后一个了~
了解了这么多肿瘤的知识,今天,营养姐也要祝所以的单身小伙伴早日找到你们的“吴彦祖”牛郎,“白百合”织女哦~
注:营养帮帮为了大家的健康,
推出了首款随时随地地连接最好营养师的移动APP,
这里,你可以找到你想要的私家营养师~
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
赶快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吧~~
中国营养师网新浪微博:公共营养师网史上最牛循环系统笔记超齐全医学生快来碎讲福州习俗做半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