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体温若口表在37.5℃-38℃之间长达2周以上,可认为是长期低热。长期低热会影响机体的调节功能,并使消化液减少,消化酶活力减低,吸收功能下降,造成负氮平衡,自身的蛋白质分解增多。此时,患儿容易出现虚弱、消瘦,免疫功能低下等不良状况。因此,对小儿长期低热一定要寻根究底,及时调治。一旦小儿出现长期低热,身为父母的你就需要提高警惕。
长期低热原因各异
“伤食低热”是指患儿因饮食或乳食过量而出现胃肠功能障碍和积滞不化。常表现为低热不退、厌食、呕吐等症状。
“病后低热”是指小儿在患麻疹、白喉、百日咳、菌痢、乙型脑炎等传染病后,由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导致低热不退。
“感染性低热”则是指因慢性感染引起的长期低热,最常见的是肺结核,其次有慢性扁桃体炎、中耳炎、鼻窦炎、泌尿系统感染等。
“暑热症”是指在炎热夏季,婴幼儿由于体温调节功能差而出现的低热,表现为口渴多饮、多尿、少汗等症状。一般来说,随着气温下降,低热可逐渐消退。
“非感染性低热”是指因内分泌系统疾病、结缔组织病、恶性淋巴瘤、慢性白血病等疾病引起的长期低热。
小儿推拿调理
补脾经次,揉板门次,揉上马次,推小横纹次,清天河水次,顺运内八卦次,揉涌泉次。
若烦躁不安者,去掉揉板门,加清肝经次、分手阴阳次;若自汗盗汗者,加揉肾顶次、补肾经次;若不思饮食、腹胀者,加清大肠次、分腹阴阳次、摩腹5分钟。
正确对待长期低热
建议父母在带患儿就诊前应详细记录小儿的体温,一般每4-6小时记录一次体温,最好在早、中午起床前及睡觉时各测一次,并持续记录1周以上。
此外,父母还应观察小儿低热外伴随的其他症状,如食欲改变,有无乏力、盗汗、面部潮红、手足心热、咳嗽、尿频、尿痛、关节疼痛、便秘、神萎等等。要督促低热患儿多注意休息,为其营造安静的环境,保持空气流通。
中医中药食疗调理
低热小儿应多饮水,饮食宜清淡,饮食以营养较高的蛋白质、维生素食物为主,不吃油腻食品。以下是不同低热类型的调理方案,供家长参考。
1、伤食低热
可用调理脾胃、消称除滞法。常用中药有胡黄连、山楂、槟榔、陈皮、茯苓、连翘、莱菔子、白术、山药等。
2、暑热症
可用清热养阴消暑法,常用中药有水牛角、芦根、藿香、玄参、地骨皮等。
3、病后低热
可用调气补虚、养阴退热法,常用中药有太子参、白术、黄芪、葛根、黄芩、知母等。
医院禾祥东门诊部推拿理疗科小儿推拿医师介绍
1、赖新生推拿理疗科主治医师中医全科医师
擅长:小儿疾病与保健推拿:应用推拿手法治疗小儿咳嗽、哮喘、夜啼、腹泻、厌食、小儿肌性斜颈等以及体质调理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下午14:30——18:30,周天上午:8:00——12:00
2、叶国栋推拿理疗科医学硕士医师
擅长:小儿疾病推拿:小儿咳嗽、腹泻、厌食、小儿肌性斜颈、小儿健康发育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下午14:30——18:30,周天上午:8:00——12:00
新朋友点击标题下面的翳之家→”可以一键单吃中药白癜风能治愈吗北京白癜风最正规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