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脑室肿瘤TheNeurosurgi

时间:2018-4-12 16:48:23 来源:扁桃体恶性淋巴瘤

由于四脑室肿瘤与脑干的关系变异程度较大(简单推挤→浸润脑干),因此,尽管相对于三脑室肿瘤而言手术难度较低,切除四脑室肿瘤对外科医生来说仍然是一个挑战。

由于肿瘤经常为关键小脑结构—小脑扁桃体、半球以及小脑蚓部掩盖,使得手术更加复杂。肿瘤可能通过四脑室侧孔生长,到达延髓前池、小脑延髓池、桥前池和脊髓前池,影响毗邻结构。

四脑室壁的主要构成:

前壁:中脑、桥脑和延髓

外侧壁:小脑脚

上方:上髓帆、小脑舌状回、小脑山顶

下壁:脉络丛、脉络组织、下髓帆、小脑蚓、小脑悬雍垂、小脑蚓部小结

四脑室肿瘤通常起源于构成下壁的结构:室管膜、脉络丛、脉络组织;亦可起源于脑室外,进一步生长进入四脑室,包括延髓、中脑顶盖和小脑半球,这类病变可以通过四脑室到达。

必须指出,术前MR可能并不能准确评价肿瘤的脑干浸润程度,事实上MR经常给出错误的提示。许多四脑室肿瘤,尤其那些具有外生性生长方式、形成血管化蒂部的肿瘤,表现为周边结构的压迫,但不能显示脑干浸润。

典型的四脑室出口侧方生长可见于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和胶质瘤。这种生长可以涉及四脑室侧孔甚至桥小脑角池,通过压迫和包裹影响颅神经;向尾端生长,可通过闩部影响上段皮质脊髓束,引起上段脊髓病变甚至根性症状。

图-1典型的四脑室肿瘤,肿瘤表面为蚓部和半球覆盖,肿瘤可生长到达松果体区域,要求膜帆入路和小脑上联合入路,通过单独应用膜帆入路入路,可以切除绝大多数较大体积的四脑室肿瘤。

诊断和评价:

脑积水和步态共济失调是常见症状,侧方位置的肿瘤可能引起辨距不良和轮替动作障碍,少见的症状包括复视、面瘫和后组颅神经症状,四脑室常见病变为室管膜瘤、髓母细胞瘤、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表皮样囊肿、血管母细胞瘤和海绵状血管畸形。

图-2显示典型室管膜瘤,注意肿瘤侧方PICA分支的部分包裹,肿瘤部分增强,似乎附着或者浸润四脑室底部。

手术指征和术前准备

关于脑室肿瘤的术前注意事项和手术指征的一般原则,参阅“脑室外科学原则”章节。

如果预期术中对脑干和颅神经操作,推荐术中进行神经电生理监测,BAEP对于早期脑干功能损害高度敏感,在对四脑室底部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重要监测指标的波动,警告停止该区域的牵拉和分离。

手术相关解剖

图-3PICA的五个节段延髓前段,延髓侧段,扁桃体延髓段,脉络组织-扁桃体段和皮质段。充分理解这些分支的解剖学分布,对于成功进入四脑室,切除肿瘤至关重要。上述前三分支尤其重要,发出分支供应脑干和肿瘤,与四脑室入路相关性最高的血管是小脑后下动脉(PICA)。术前确认动脉的解剖关系,对于减轻缺血性风险非常重要。肿瘤也可涉及脉络丛和脉络组织的血管。(由ALRhoton提供)

20%左右的PICA起源于椎动脉硬膜外段,术中在颅颈交界处解剖分离椎动脉的时候,必须考虑这种解剖学变异。尾袢包绕低位颅神经和扁桃体,头袢穿行于扁桃体上极和下髓帆。

图-4膜帆入路的基本原则,注意解剖通道位于扁桃体内侧和蚓部的外侧,通过由下至上的投射方向,可以广泛显露脑室。

图-5定位四脑室底部的功能区,清晰显示面丘,舌下神经和迷走神经三角,在四脑室底部手术过程中,电刺激定位可以有效的指导外科医师避开这些重要结构。

四脑室肿瘤的显微外科切除

传统的四脑室肿瘤手术入路涉及小脑半球切除和小脑蚓部切开,蚓部切开可引起特征性的行为异常、平衡功能障碍和小脑性缄默,在希望避免这些副作用的努力过程中,设计了一些替代手术入路。

膜帆入路(小脑延髓裂)入路具有较大灵活性,可以进行该区域绝大多数病变的切除,可以充分显露四脑室,最小程度干扰正常功能。

图-6患者侧卧位,枕下开颅术,“Y”形剪开硬膜,对于中线部位肿瘤,也可以直线剪开硬膜,与“Y”形剪开硬膜比较,直线剪开硬膜更容易做到密水缝合,箭头显示C1后弓。

硬膜下的解剖分离

通过早期开放枕大池,可以达到令人满意的脑松弛。

图-7膜帆入路具有最小的侵袭性,是四脑室肿瘤最有效的手术入路

图-8可以安全的小范围切开小脑蚓部,从而显露较大体积、接近上髓帆和松果体区的四脑室肿瘤。作为备用手术入路,也可以尝试采用联合膜帆入路和小脑上入路。

图-9对于较大体积或者四脑室上部肿瘤,通过牵开和最小程度地切除下蚓部,可以扩大工作角度。

以下步骤有助于简化肿瘤的手术切除:

由肿瘤的外侧、上极锐性分离PICA分支,保护相关血管结构,这些血管的分支参与肿瘤血液供应,必须仔细分离,电凝和离断,钝性操作可能导致主干动脉的损伤。

然后进行肿瘤内减压,避免意外穿透瘤囊,四脑室底部平面可以通过抬起肿瘤下极、检查肿瘤对脑室底部浸润程度来大致估计。

部分切除肿瘤,允许术者向下方翻转肿瘤上极;该区域脑脊液流出证实进入四脑室,从上方观察,可以允许术者评估肿瘤前壁和四脑室底部的关系,进而指导进行手术减压。

进一步切除上极和中间部分肿瘤,肿瘤外侧极得以移动,进入手术切除区域。

超声吸引可以吸除肿瘤,留下与底部粘连的薄层肿瘤组织。

绝大多数肿瘤沿着脑桥臂和侧隐窝生长,但是很少沿着中线生长。超声吸引可以用来处理肿瘤的中间部分,该部分肿瘤可以较为容易地从中线底部抬起。

图-10切断PICA的穿支动脉,镜下进行肿瘤减压,环形分离肿瘤。

图-11肿瘤上极减压,牵引,最后检查肿瘤与四脑室底部,予以残留附着部分肿瘤,对四脑室底部的操作可引起显著的中—下位颅神经功能障碍,不推荐进行此类操作。

图-12术中照片显示切除室管膜瘤的手术步骤,上2图显示肿瘤和右侧PICA显微分离,下2图显示超声吸引切除肿瘤组织,于四脑室外侧残留附着于底部的薄层肿瘤组织。

图-13四脑室皮样囊肿,切除肿瘤后,残留附着四脑室底部的囊壁,清晰显示导水管开口。

关颅和术后处理

由于术中由后颅窝进入脑室系统,必须进行密水缝合,推荐术后短期应用皮质激素减轻无菌性脑膜炎,回置骨板或者行颅骨成形术。

经验和教训

严格避免对四脑室底部的直接操作。

根据以上建议步骤,进行肿瘤减压和环形分离。

Contributor:BenjaminK.Hendricks,BS

*RedrawnwithpermissionfromTewJM,vanLoverenHR,KellerJT.

AtlasofOperativeMicroneurosurgery,WBSaunders,.?

MayfieldClinic

DOI:







































北京哪家看白癜风好
治疗白癜风哪里好啊

转载请注明:http://www.ooiwm.com/lblcs/8871.html
热点排行
简述扁桃体炎常识

慢性扁桃体炎可能是因为我们平时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很好的注意不补水和休息,……【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简述扁桃体炎常识

慢性扁桃体炎可能是因为我们平时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很好的注意不……【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简述扁桃体炎常识

慢性扁桃体炎可能是因为我们平时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很好的注意不……【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