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有哪些分类?
根据肿瘤性质和治疗目的,放疗分为根治性放疗、术前放疗、术后放疗、姑息性放疗。
根治性放疗:单独用放疗手段控制甚至治愈肿瘤。部分肿瘤,如:鼻咽癌、喉癌、扁桃体癌、舌癌、恶性淋巴瘤、宫颈癌、皮肤癌等单独放疗可治愈。另外肿瘤生长的部位无法手术、或病人不愿手术者也可单独给予根治性放疗。根治性放疗时放疗剂量一定要用够量,否则会留下复发的隐患。一般需要6-7周时间完成。
术前放疗:因肿瘤较大或与周围脏器粘连无法手术,术前先放疗一部分剂量,缩小肿瘤利于手术。一般需要3-4周时间完成,放疗后休息3-6周再手术。此放疗后休息是为了正常组织修复放疗反应,同时使肿瘤进一步退缩利于手术切除。在放疗和休息期间癌细胞在逐渐死亡,不要担忧因手术推迟癌细胞是否会生长。
术后放疗:因肿瘤生长在特殊部位、或与周围脏器粘连无法完全切除,这些残留肿瘤术后会复发和转移,所以术后应该放疗消灭残存癌细胞。放疗时间根据残存肿瘤多少而定。如果残存肿瘤较多,肉眼就能看到有肿瘤残留,几乎需要与根治性放疗同样的时间和剂量。如果残存肿瘤较少,只有在显微镜下看到有癌细胞残留,一般需要根治性放疗剂量的2/3剂量即可,即4-5周时间。
姑息性放疗:因肿瘤生长引起病人痛苦,如骨转移疼痛、肿瘤堵塞或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压迫静脉引起血液回流障碍至浮肿、脑内转移引起头疼、肿瘤侵犯压迫脊髓引起瘫痪危险等,给予放疗一定剂量缓解症状减轻痛苦。放疗剂量根据肿瘤部位和目的而异,从放疗数次到一月时间不等。
放射治疗一个疗程多长时间?
如果将肿瘤治疗比作一场战役,放射治疗无疑是其中最为激烈的一场战斗。通常这场战斗需经以下阶段:定位(战斗侦查)→勾画靶区(锁定目标)→制定放疗计划(制定作战计划)→复位(模拟演练)→开始治疗(发动攻击)。整个过程一般6-8周,每个病人会因为肿瘤的性质、病变的早晚、治疗的目的、病人的身体状况等多方面差异而有所不同。
为什么放射治疗每周做5次?
这是人们在放射治疗的临床实践中摸索出的一条体外放疗时间表。这种放疗一般每周5次,为时数周的治疗方法是将放疗总量分为多组,能使正常组织细胞在周末休息时有机会修复,但损伤较重修复差的肿瘤组织不能完全修复,这有助于保护健康的身体组织。若天天放疗,正常组织就得不到休息,不能完全修复,因而就不利于健康,所以,放疗不能天天做。
放疗多长时间起作用?
放疗后的作用不能立即显现,放疗后数天或数周肿瘤细胞开始死亡,放疗结束后瘤细胞坏死仍将持续数周或数月。如果所制定的放疗计划已完成,而病人的肿块没有消失,可以观察1至2个月,仍未消失,体表能手术的肿瘤可行手术切除,不能手术的肿瘤可配合化疗,中药免疫治疗。
放射治疗前应注意什么?
放疗前每个患者应具备正确的认识和积极的态度。肿瘤也是一种疾病,有它自己的发展规律,是能够治愈的。认为一旦患癌症就是宣判死刑,这是一种片面和错误的看法。病人和家属应该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治疗结束不等于患者全部事情了结。
放疗后对受照区皮肤要保持清洁,避免日晒、摩擦或机械性创伤。不滥用酸、碱、碘酒、油膏等药品。发现受照皮肤溃破时找医生处理,鼻咽口腔放疗后,要保持鼻咽口腔卫生。妇科肿瘤每日阴道冲洗。喉部、肺在治疗后要防感冒及呼吸道感染,以免喉水肿,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
术前术后放疗各有什么好处?
术前、术后放疗的目的是提高局部控制率,改善预后。
术前放疗可以减少癌细胞的扩散,降低淋巴转移率,扩大复发性肿瘤的切除机会。
术后放疗可消除手术切除不彻底,而残存病灶者,对于手术局部有残存的肿瘤,如对放射线有一定敏感性的癌症病人,均应做术后放射治疗。
来源:肿瘤好医生
推荐阅读
加群:各种专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