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sect针刀刺营治疗急性

时间:2021-2-28 21:34:54 来源:扁桃体恶性淋巴瘤

简介:谢强教授研创的“针刀刺营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技术”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编的年版《中医医疗技术手册》向全国推广应用。这是继谢强教授研创的“针刺开音1号穴为主治疗急性创伤性喉炎技术”列入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中医临床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向全国推广之后,又一旴江医学研究成果列入国家推广项目。

针刀刺营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技术和针刺开音1号穴为主治疗急性创伤性喉炎技术,均为谢强教授传承旴江谢氏喉科经验及魏氏针灸经验而研创的中医适宜技术。针刀刺营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技术,于年批准为“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医适宜技术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研究--综合针刀刺营微创疗法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评价》课题。该课题研究团队由江西中医药大学、医院、北医院、广州中医院等五所医疗研究机构组成。江西中医药大学为课题主持单位,谢强教授任主持人。

针刀刺营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技术,是在传统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医学观点创立的新针刀刺营理论,该疗法丰富了咽喉科学、针灸学及外科学的内容,具有微创伤、微疼痛甚至无痛、疗效佳、无毒副作用、简便易行、价廉等特点,易于在基层推广和普及。

——来源:江中新闻网讯(通讯员朱爱莉)

针、刀刺营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即点刺三商穴和耳轮三穴放血,刺割扁桃体。具有通经活络、行血化淤、宣泄热毒、散结消肿、祛邪安正的功效。

一、常用器具和基本操作方法

(一)常用器具

1.用5寸毫针、三棱针;

2.12号一次性扁桃体镰状手术刀;

3.外用药:锡类散。

(二)基本操作方法

1.定位

(1)腭扁桃体:扁桃体表面及隐窝口。

(2)耳穴:轮1、轮3、轮5:(自耳轮结节下缘至耳垂下缘中点划为五等份共六个点,由上而下依次为轮1至轮6等六穴,取第1点为轮1,第3点为轮3,第5点为轮5)。

(3)三商穴:经处奇穴,即少商、中商、老商之合称。(少商位于拇指桡侧,距指甲根角0.1寸;中商位于拇指背侧正中,距指甲根0.1寸;老商位于拇指尺侧,距指甲根角0.1寸)。

2.消毒

常规局部消毒。

3.操作方法

(1)刺割扁桃体:患者端坐张口,头稍向后倾,固定不动,压舌板将舌体前三分之一压下,充分暴露扁桃体,以5寸毫针对扁桃体用丛刺法浅刺(即在局部进行集中点刺),每侧刺5下,先刺最肿胀处,再刺其周围,迅速刺入约0.2cm,立即退针,微出血即可;扁桃体隐窝口则用镰状刀作点状刺割,每次选5个隐窝口,在其边缘各刺割1下,出血即可;刺割后用锡类散喷于扁桃体表面,每日1次。

(2)点刺三商穴:先以双手从患者上臂往下捋至拇指下端往返十次,使拇指局部血液充盈,然后碘伏消毒局部,术者左手握紧患者拇指根部,右手持三棱针,点刺三商穴约0.1cm,疾入疾出,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每穴出血约0.1ml。再同法刺对侧三商穴。每日1次。

(3)点刺耳轮三穴:左手揉摩患者一侧耳轮致局部血液充盈,碘伏消毒局部,术者左手拇、食、中三指捏紧耳轮相应部位,右手持三棱针快速点刺轮1、轮3、轮5三穴约0.1cm,疾入疾出,然后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每穴出血约0.1ml即可,再同法刺对侧耳轮三穴。每日1次。

二、临床应用

1.适应症:急性扁桃体炎。

2.治则治法:宣泄热毒、散结消肿。

三、禁忌症

1.伴有肺炎、支气管炎者。

2.重度贫血、血友病等血液系统疾病,有自发性出血倾向者。

3.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肝肾疾病、或艾滋病等。

4.神志不清,不能配合治疗者。

四、注意事项

1.穴位、针具、施术部位都要常规消毒。

2.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慎用。

3.晕针晕血时应暂停操作,使患者平卧多可恢复正常。症状严重者,用指掐人中、内关,注意观察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如出现休克者则按照休克进行抢救。

4.出血过多时可行局部压迫止血。

相关新闻:

谢强针刀刺营微创疗法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学习班开班

新闻来源:江中新闻网时间:-06-03

年6月1日,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谢强针刀刺营微创疗法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技术学习班在南昌成功举办。

谢强教授主讲。

  江中新闻网讯(通讯员杨淑荣)6月1日,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谢强针刀刺营微创疗法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技术学习班在南昌成功举办。这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继续教育委员会批准的第三次传承谢强教授学术经验的全国学习班。来自各级医疗机构的耳鼻咽喉科、针灸科、康复科等位的同仁参加了学习班学习。

  学习班旨在抢救和普及耳鼻咽喉科针灸术,推广国家级名中医谢强教授的耳鼻咽喉科特色针灸疗法——针刀刺营微创疗法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技术、针刺治疗急性创伤性喉炎技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

  学习班由谢强教授主讲,理论教学与实践观摩相结合,生动活泼,易学易懂,受到同仁的欢迎。

谢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博士生导师、全国第三至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获第二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西结合贡献奖。受聘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耳鼻咽喉口腔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西省中医药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江西省中医药学会嗓音言语听力医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一切从临床出发

转载请注明:http://www.ooiwm.com/lblzl/11927.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