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
1.试述骨的基本结构。
答:骨由骨质、骨膜、骨髓和神经、血管等构成。骨质是骨的主要成分,由骨组织构成,可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两种形式。骨膜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骨外膜包裹着除关节面以外的整个骨的外表面,骨内膜衬覆骨髓腔壁的内表面。骨髓存在于长骨骨髓腔和骨松质间隙内。
2.从体表如何确定棘突和肋骨的序数?
答:①体表确定棘突:肩胛冈内侧端连线处为第3胸椎棘突,两侧髂嵴最高点连线处为第4腰椎棘突,髂后上棘连线处为第2骶椎棘突,后正中线上棘突最突出的为第7颈椎棘突。
②体表计数肋:胸骨角平对第2肋软骨,男性乳头平对第4肋间隙或第5肋,肩胛骨上角平对第2肋。肩胛骨下角平对第7肋或第7肋间隙。
3.试述胸骨角的位置及临床意义。
答:胸骨角为胸骨柄与胸骨体连结处微向前突的横嵴。其两侧平对第2胸肋关节,是计数肋骨的重要标志。胸骨角平面通过第4胸椎体下缘水平,可作为纵隔分部和一些胸腔内器官分段的体表标志。
4.哪些肌肉瘫痪可导致“翼状肩”、“方形肩”、“爪形手”、“猿手”特征,试述其原因。
答:①翼状肩:前锯肌作用为拉肩胛骨向前和紧贴胸廓,胸长神经损伤后,前锯肌瘫痪,斜方肌作用相对加强而导致“翼状肩”。
②方形肩:三角肌可使肩部呈圆隆形,腋神经损伤后,三角肌瘫痪导致“方形肩”。
③爪形手:尺神经损伤,拇收肌瘫痪时拇指不能内收,小鱼际萎缩变平坦,骨间肌萎缩塌陷,使各指不能互相靠拢,各掌指关节过伸,第4、第5指的指间关节弯曲,导致“爪形手”。
④猿手:鱼际肌位于手掌拇指侧形成隆起,可使拇指做展、屈、对掌等动作,正中神经损伤后导致“猿手”。
5.试述咽淋巴环的组成及其意义。
答:位于咽后上方的咽扁桃体、两侧的咽鼓管扁桃体、两侧的腭扁桃体和舌根背部的舌扁桃体,共同构成咽淋巴环,是消化道和呼吸道上端的防御结构。
6.什么是麦氏点,及其临床意义。
答:麦氏点即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点,通常位于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是临床上麦氏切口的定位标志。
7.什么是胸膜隐窝?主要包括哪几个?
答:胸膜隐窝是指各部壁胸膜相互移行的胸膜腔,即使在深吸气时,肺的边缘也达不到其内。主要的胸膜隐窝包括:肋膈隐窝、肋纵隔隐窝。肋膈隐窝左右各一,由肋胸膜与膈胸膜返折形成;肋纵隔隐窝位于覆盖心包表面的纵隔胸膜与肋胸膜相互移行处。
8.什么是膀胱三角?有何意义?
答:在膀胱底的内面,两侧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三者连线之间的区域,称为膀胱三角。此区缺乏黏膜下层,黏膜与肌层紧密相贴,无论在膀胱扩张或收缩时都保持平滑状态。两输尿管口之间的皱襞称输尿管间襞,在膀胱镜检时,可作为寻找输尿管口的标志。膀胱三角为肿瘤和膀胱结核的好发部位。
9.何谓Koch三角?
答:右心房的冠状窦口前内缘、三尖瓣隔侧尖附着缘和T。dar。腱之间的三角区,称为Koch三角。三角的前部心内膜深面为房室结,其尖对着膜性室间隔的房室部。此三角为心内直视手术时的重要标志。
10.简述门静脉系与上、下腔静脉系之间的吻合部位和侧支循环途径。
答:门静脉系与上、下腔静脉系之间存在着丰富的吻合,主要有:①通过食管静脉丛与上腔静脉系之间的吻合,其途径为门静脉一胃左静脉一食管静脉丛一奇静脉一上腔静脉。②通过直肠静脉丛与下腔静脉之间的吻合,其途径为门静脉一脾静脉一肠系膜下静脉一直肠上静脉一直肠静脉丛一直肠下静脉及肛门静脉一髂内静脉一髂总静脉一下腔静脉。③通过脐周静脉网与上、下腔静脉系之间的吻合,其途径如下:
11.试述房水的功能及其产生、循环途径和吸收。
答:房水有折光作用,营养角膜和晶状体,维持眼内压的功能。房水由睫状体产生,自眼后房经瞳孔到眼前房,经虹膜角膜角(前房角)入巩膜静脉窦,通过睫状体前静脉汇入眼静脉。
12.试述脑脊液的产生、循环途径。
答:脑脊液是由各脑室内脉络丛产生的无色透明液体,脑脊液总量在成人约ml,充满于脑室系统、脊髓中央管和蛛网膜下隙内。它处于不断地产生、循环和回流的动态平衡中,其循环途径为侧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经室间孔流向第3脑室,与第3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一起,经中脑水管流人第4脑室,连同第4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一起,经正中孔和外侧孔流人蛛网膜下隙,再经蛛网膜粒渗透到硬脑膜窦(上矢状窦)。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底多少钱北京白癜风治疗最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