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文员崔先生,连续疯狂加班半年,连周末都被牺牲掉了。突然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的耳朵后面长了个小包,但由于无疼痛感,他也就没放在心上。熟料,两周后,包包有增大趋势,崔先生开始持续发烧,吃了许多退烧药也不见效,最后再呼吸科、皮肤科、内分泌科、外科等科室溜了一圈之后,才被确诊为淋巴瘤。
据了解,我国淋巴瘤患者发病率为十万分之九,并且以每年4%的速度上升,淋巴瘤已一跃成为目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增长速度最快的“杀手”。淋巴瘤患者多见于中青年,尤其是工作和生活压力大而导致免疫力低下的亚健康人群,男性患者多于女性。若早期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医院就诊。
近几年,从央视著名播音员罗京到青年演员李钰、香港知名实业家霍英东等都因淋巴瘤相继离世,引起人们对淋巴瘤病的 免疫力低下是淋巴瘤发生的重要原因
淋巴系统是身体的重要防御系统,可以帮助人体抵抗病毒、细菌等有害外来物的侵害。当病菌等有害物质入侵人体时,淋巴组织就容易脱离人体的控制。癌细胞越来越多时,加上情绪压力、不良环境等因素的作用,淋巴细胞就可能在生长过程中发生变异,形成疯长的淋巴瘤。
目前,淋巴瘤的发病原因并不是很明确,很多因素都可能成为其发病的原因,比如免疫功能低下,免疫功能起到安全保护作用,体内不断有些细胞在发生突变转化,向恶性方面转化,免疫功能起到重要的免疫监督作用把突变的细胞消灭。如果免疫功能低下,淋巴瘤就比较容易发生。
此外,如物理放射,长期接触放射线的人也比较容易产生淋巴瘤。还有化学因素,经常接触化学品,比如经常用化学药物,烷化剂等都是化学因素也可以导致淋巴瘤的发生增高,其它当然还有一些遗传因素也起到一定的作用。总的来说,导致淋巴瘤的原因很多,但都不是十分肯定。
临床症状不明显无痛淋巴结肿大要当心
淋巴瘤归结起来有三个较为典型的表现,一个是表浅或深部淋巴结的肿大,一个是发生在体内各个器官比如消化道、呼吸道的相应症状,此外就是“B症状”。这三个表现有助于我们及早发现疾病。
我们的全身各个器官都有淋巴结,淋巴结淋巴组织遍布全身,症状表现也千差万别,但是淋巴瘤最明显的症状就是无痛性的淋巴结肿大,常见于锁骨、颈部、腋窝等部位,这些部位如果出现淋巴结进行性的结肿大,又没有疼痛等感觉。特别是在经过抗炎治疗后淋巴结没有消失反而继续肿大,这时就应该高度怀疑,医院就诊咨询。
当然,淋巴组织、淋巴结在全身各个地方都有,表现在多个方面。如果发生在消化系统可以有梗阻出血,如果发生在呼吸系统可以呼吸困难、咳嗽,发生在中枢系统比如在脑子里面可以引起头痛、视力减退,发生一些面神经的瘫痪等等,发生在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表现。总而言之,淋巴瘤的表现非常复杂。
不过,淋巴瘤还有一个比较典型的表现就是所谓的“B症状”。当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可以有不规则的发热、盗汗——晚上无缘无故出一身冷汗,还有明显的消瘦体重减轻(近6个月内,没有任何原因的体重下降,超过自身体重的10%)这个就是“B症状”。出现“B症状”,说明病情已经进展到一定程度了。
医院院长刘院生说:“目前医学上对淋巴瘤的发病机理并不完全明确,但是淋巴瘤的发病有特点:患者中年轻人的比例要比其他肿瘤多得多,这主要是因为压力太大、长期疲劳“作战”、免疫力降低导致的。”
怎么才能及早发现呢?刘院长告诉我们,不少淋巴瘤患者发现病情,都是最先摸到皮肤浅表的淋巴结,这种淋巴结质地比较坚硬,没有痛感,但会进行性增大,而且不断增多,不会消失。为了早点发现淋巴瘤的征兆,人们可经常摸摸颈部、腋窝和腹股沟,看有没有淋巴结肿大,如果淋巴结肿大超过1厘米,或者迅速变大,医院就诊。此外,长期(一般半个月以上)出现原因不明的38.5℃高烧,人在半年内体重下降10%时,也应该引起重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淋巴瘤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
淋巴瘤起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其中淋巴结、扁桃体、脾脏及骨髓最易受到累及,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和局部肿块是其特征性表现,同时可有相应器官压迫的症状。因此,即使是身体没有异样的人,平时洗澡或者脱衣服的时候,都要自检一下,摸一下身上是否有小肿块,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淋巴瘤由于产生的是无痛性包块,因此发现较为困难。“总体来说,淋巴瘤分四期,一期局部淋巴有硬块,二期是两个及其两个以上的淋巴区域有进行性肿块,三期是横隔上下有肿块,四期就是全身长满淋巴瘤。”刘院长说。从临床来看,检查发现以三期、四期居多,都是出现肚子痛、胸部憋气等症状才来就诊。其实,早做检查、有病及时就医,才是避免更大痛苦的方法。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以提高淋巴瘤的治愈率,因此,我们平时一定不能忽略疾病所表现出来的“蛛丝马迹”。
生命无价健康第一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分享快乐,收获成功。
让我们共同传递健康!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