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病毒感染小科普
1.什么是EB病毒
EB病毒又称人类疱疹病毒4型。它是一种γ亚科嗜淋巴细胞病毒属的DNA致瘤病毒,主要感染口咽部淋巴细胞,也可以感染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经口密切接触为其主要传播途径,多发生于儿童期,除免疫缺陷者感染时可危及生命外,大多预后良好。
EB病毒以潜伏感染方式最常见,有90%以上的人EB病毒呈终身潜伏感染,病毒在一定条件下被激活启动而致癌。目前研究发现EB病毒与鼻咽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霍奇金及非霍奇金淋巴瘤、非洲儿童淋巴瘤(即Burkitt淋巴瘤)及包括胃癌在内的上皮细胞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2.EB病毒的传播途径
首先,口→口传播,接吻是感染的主要途径,因此被称为“亲吻病”。
其次,飞沫、唾沫传染。飞沫经过口鼻传到空气,或者是接触到了病毒携带者的唾沫,都会造成传染,这个是比较容易传染的一个方式。
再次,经过血液传染。比如接触到可疑的血液、职业暴露、器官移植等,但概率很低。
有这些症状赶紧就医从发病状况看,EB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与感冒相似,很容易被混淆。1、发烧体温一般在39度左右波动,吃退烧药也没用,发热持续一周左右,并伴有眼睑浮肿,有些儿童可持续发烧10余天。2、咽喉痛、扁桃体红肿、淋巴结肿大、眼睑肿大喉咙有化脓性的白斑、眼睛肿。肿大的淋巴结部位主要在双侧颈部,一般在数天、数周逐渐缩小、消退。3、皮疹或呕吐大约10%的患病儿童皮肤可出现皮疹,部分患儿可能伴有呕吐。4、肝脏肿大约20%的患病儿童可以出现肝脏肿大,肝区压痛,比较类似肝炎的症状。EB病毒感染出现症状如何防治?
我们知道,大多数病毒感染是“自限性”的,也就是说等到身体免疫力建立起来后会自动好转的。
1.一般治疗:急性期卧床休息,加强护理,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脾大者尤其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合并细菌感染,可予抗生素治疗。
2.对症治疗:高热适度降温。肝功能损害者保肝。有呼吸道症状用镇咳祛痰药。严重病例如持续高热、伴有咽喉部梗阻或脾脏肿痛表现者宜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约3-7天,并发心肌炎、严重肝炎、溶血性贫血、或因血小板减少紫癜并有出血时,激素应用可延长至2周。
3.抗病毒治疗目前尚无对EBV感染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有研究显示更昔洛韦等核苷类似物体外有抑制EBV的作用。
4、预防疾病:接种疫苗、提高免疫力,注意卫生习惯,如杜绝家长咀嚼食物后喂孩子的习惯
—END—
编辑:杨卫丽
版权声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