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的区别

时间:2022-5-27 16:05:32 来源:扁桃体恶性淋巴瘤

冬季小儿感冒发烧时常发生,怎样区分是病毒性的还是细菌性的,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点帮助。

病毒感染,淋巴细胞升高

细菌感染,中性粒细胞升高

1.从发病率上讲,85~90%为病毒,细菌大概不足10%,另外,支原体等亦可引起。

  

2.细菌:中毒征重,热退后精神依然不好;病毒:中毒征轻,热退后精神如常。

  

3.细菌:多为驰张热型(体温忽上忽下);病毒:多为稽留热型(体温居高不下)。

  

4.扁桃体上有脓点——细菌;扁桃体上有疱疹、滤泡——病毒。

5.扁桃体充血,表面不平、乌暗——细菌;扁桃体充血,表面光滑、色鲜——病毒。

  

6.有卡他症状(留清涕)——病毒;有脓涕、脓性分泌物——细菌。

7.病毒感染常伴皮疹。

  

8.小年龄组(婴幼儿)——细菌多;大年龄组——病毒多。

  

9.上感>3~5天,多合并细菌感染。

 

10.清涕、稀薄痰——多见病毒感染,但也有人认为其中少数为杆菌感染。

11.咳嗽痰多——多为细菌;咳嗽痰少——多为病毒。

 

12.血象:

病毒感染初期:WBC(白细胞)可轻度升高,但N(中性粒细胞)多不高。

细菌:一般二者均高,但有三种情况:   

A、WBC升高,N不高;   

B、WBC正常/稍低,N升高——多为阴性菌; 

C、WBC升高,N升高——多为阳性菌。   

血象分类比总数更有意义。   

13.机查血象WBC分类与手工差异大,应以手工为更准确。   

14.发热伴寒战——可能系细菌感染。   

15.发热伴手足凉——可能是阴性菌感染(革兰氏染色阴性菌败血症,要警惕shock)

儿童版:

1)细菌:热退后精神依然不好   

病毒:发烧但精神依旧好。   

2)细菌:体温忽上忽下   

病毒:体温居高不下,即使吃了退烧药,依然会反弹很高。   

3)细菌:扁桃体上有脓点   

病毒:扁桃体上有疱疹、滤泡   

两者喉咙都可能会红,细菌是表明不平暗色,病毒为表明光滑色鲜。   

4)病毒感染常伴皮疹   

(以上为表征的个人经验判断,因为个体差异,只是作为参考) 

5)验血 

病毒感染初期:白细胞可轻度升高,但中性粒细胞比多不高。   

细菌:一般二者均高,另外还有几种情况:

A、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不高   

B、白细胞正常/稍低,中性粒细胞比升高(多为阴性菌)   

C、但这里尤其要注意一点是:在症状体征不典型,血象又「四不象」时,应结合CRP、NALP等检查综合分析。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比升高。(多为阳性菌) 

根据白细胞的数量来判断身体是否有感染发生,然后再根据白细胞分类来判断是什么类型的感染,应该使用什么类型的药物。一般而言,如果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增多是细菌性的感染,淋巴细胞数量增多是病毒性的感染。

资料来源:基层检验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ooiwm.com/tjyy/13665.html
热点排行
扁桃体炎的饮食疗法有

扁桃体炎的饮食疗法可以用到哪些?扁桃体发炎时,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疗法……【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