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首晟奖学金获得者何霆获全国颠覆性技术

时间:2025/2/18 13:08:49 来源:扁桃体恶性淋巴瘤

高小山说:

年2月21-24日,由科技部主办的2年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总决赛在杭州举行,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第一时间对该项盛事进行了新闻报道。

高山书院0年张首晟奖学金获得者、艺妙神州创始人兼CEO何霆同学携公司自研的前沿CAR-T细胞技术项目参赛评比,从全国个优秀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斩获总决赛最高奖项。

作为年轻的创业者,何霆坚持着怎样的梦想?CAR-T细胞技术究竟是什么,是治疗癌症的最大希望吗?能为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高山书院“年张首晟奖学金”招生季,我们一起了解这位优秀的年轻人。也期盼更多的年轻人与我们一起,踏上探索科学的旅途。

Q1:在创业者群体中你是典型的“后浪”,为什么从清华博士毕业后,果断选择了创业,初衷是什么?

何霆:

中国的癌症发病率每年都在不断上升,患者花费了昂贵的代价去治疗,但整体的生存率和生存时间却不尽人意。如何做一件能够真正改变癌症治疗现状的事情呢?

博士期间我从事的是癌症和免疫相关的研究,我确定基因细胞药物将会成为癌症治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而在年我博士毕业的时候,CAR-T技术刚刚在晚期白血病的治疗中获得初步突破,一个全新的技术领域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快速展开。

相比于去国外的实验室做研究、去大药企上班,创业能够让我更专注在CAR-T的研发及商用化上,让中国的患者能够更早的使用上安全性更高、疗效性更好、价格更低的CAR-T产品,让科研、医学能够真正惠及患者,给患者带来新生的希望。

Q2:你常提到清华的一句口号: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如果你现在从事的CAR-T技术研究“做成了”,将会对医疗行业、人类健康带来怎样的改变?

何霆:

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二三十年人的平均寿命非常有希望能够达到岁。但随着寿命的延长,癌症发病率也不断提高。

如果我现在从事的CAR-T技术研究“做成了”,不仅在淋巴瘤、白血病、骨髓瘤等血液瘤方面,在肝细胞癌、肺细胞癌、胃癌、胰腺癌等等实体瘤方面都能够有效治愈患者,让患者对癌症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

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之后,再健康工作50年都是可能实现的。

Q:为什么申请张首晟奖学金?高山的学习对自己生活和工作有什么帮助吗?

何霆:

加入高山之前,有幸听过张首晟教授讲课,一直十分仰慕教授对科学和创新的信念。我是从基础研究的岗位转变为技术创业者,今天所获得的每一点成绩都离不开科学知识和技术创新,也许这正是张首晟奖学金设立的初衷。

高山的课程一次次把我带出自己的专业领域,让我对宇宙、生命有了新的理解,时时提醒我思考24小时以外的意义。高山的老师、同学们,是真正的良师益友,逐渐成为我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一部分。

Q4:参加高山书院,对你启发最大的一次课程是什么?

何霆:

澄江古生物化石群感觉特别震撼。生命的起源与演进,就这么活生生的展现在眼前,昆明鱼渺小的躯体,承载的却是高等生物的宏大开始。

同样奇妙的是一步步揭开这个谜题的漫长又激动的科学历程,正如高山大学的校训“没有受教,求知探索”,创新创业也需要既有耐心,又有好奇心,在空白的道路上曲折前进,矢志不渝。

Q5:你希望为科学贡献什么?又想从科学中获得什么?

何霆:

我希望能真正推动医学的基础科研成果能走向生活,链接科研与社会实践,我将持续作为基因细胞药物领域的创新者和开拓者,让恶性血液肿瘤以及更多的致命性疾病早日成为可治之症。

我希望能用科学的眼去看世界,用科学的思维去指引我企业的发展,开发更先进的基因细胞药物制造工艺,尝试更长效、更安全的药物设计,扩展更多的疾病领域(如肝癌、肺癌、单基因遗传病),让每个患者都治得了病,治得起病。

何霆同学在大赛现场

什么是CAR-T细胞疗法,它能给癌症治疗带来怎样的颠覆?目前临床应用效果如何?以下内容源自高山书院内蒙站课程期间何霆同学的分享。

从创新到前沿

在创新浪潮中,中国在癌症领域的研究走到了前沿。

说到癌症,大家并不陌生,但癌症对整个人类的危害到底有多大,数据给出了答案。

据统计,中国每年癌症新发人数和死亡人数居全球第一,每年新增癌症确诊病例就达到了万,而死亡案例更是高达00万。人们谈癌色变,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也令人堪忧。

值得一提的是,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

中国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统计

此外,一旦确诊为癌症,5年的生存率约为6.9%。这是年的数字,如今应该有所提高,但对比美国的70%,我国对癌症的治疗有效率还远远不够,需要在各方面改进。除了医生及医疗系统,医药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据美国机构的调查统计,一款新药的研发,平均耗资26亿、耗时1.5年,而成功率仅有4%。换句话说,砸一大笔钱研发一款新药,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失败的,即便成功,也通常需要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让患者用上。

这也是为什么仿制药是中国制药必须经历的过程。哪怕我们从90年代开始投入创新研发,也要到近期才能做出少量的新药。事实上,大量仿制药仍然在国民医疗健康保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简单来说,通常癌症治疗的药物可以大致分为三种:

这三类药物,从发明的时间线来看,依序是从早到晚;从分子的物理、化学结构来看,则是从小变大、从简单到复杂。

像电影《我不是药神》里的格列宁,属于小分子药物,大概在纳米级别;而大分子药物主要是用蛋白或抗体做成的药物,90年代起才诞生,大小约在数十至上百纳米。

至于基因细胞药物,则是最近几年才诞生的全新药物,利用基因或细胞工程的方式,对一些曾经是绝症的疾病实现了突破性的治疗效果。

诺华CAR-T药物的终产品图片

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基因细胞药物叫CAR-T,是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将一个新基因导入到人体的细胞里,以此治疗疾病。

在基因细胞药物面世以前,一些疾病一直是绝症。

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一旦确诊,患者通常活不过6个月,同时生存率低于10%;即便是前面所述生存率平均过70%的美国,在这种疾病上也难逃这样的困境。

直到年,美国推出了CAR-T疗法,一种基因细胞药物的突破性技术。

当时有个小姑娘,叫EmilyWhitehead,患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医生判断她生存时间不到两个月;在接受了新药实验性治疗的两个月后,她的癌细胞奇迹般地完全消失了,而往后的每一年,医生都为她复检并照一张像,至今都没有复发。后来这个药被诺华收购了。

“原来,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细胞的基因和行为根治绝症”,这个案例催生了年之后现代医药行业的另一次浪潮。

如今,我们在国内也做了很多临床研究,在上百位患者身上实现了跟Emily类似的疗效。

艺妙神州从年创立就开始研发基因细胞药物,第一个产品代号为IM19,目前在国内已经完成了相当规模的临床实验,并看到了非常高的治疗效率,对比国外药物长期疗效甚至更胜一筹。

上图最右三列指标:6个月的疗效、中位无复发时间、12个月生存率,艺妙神州显著优于国外药品

在实际的临床实验中,这是一位第IV期(最末期)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的CT图像。

黑色阴影代表的是患者身上的肿瘤

在接受治疗前,患者的淋巴癌已经向全身多处扩散,从腹腔到躯干、颈部都有非常大的实体肿瘤组织;但经过治疗后,患者的肿瘤几乎完全消失(膀胱的黑点是它显影剂的代谢部位),至今也仍未复发。

值得一提的是,整个过程中我们只进行了一次的静脉注射,并且只用了一个剂量的药物——这也是我们药物设计的一个重要新理念,就是即便对癌症重症患者,也不需要再像过去的化疗一样,让患者经历多轮、反复、连续的治疗。

除淋巴癌以外,我们在白血病上也做了很多研究。白血病高发于青少年,超过2/的患者都是儿童。

这位小患者过去曾接受了骨髓移植、化疗及其他方案的治疗,但病情一直没有缓解;年接受我们的临床治疗时,已经到了非常危急的状态,骨髓里的癌细胞比例高达78%。白血病是起源于骨髓的癌症,最核心的诊断指标就是骨髓中癌细胞的比例。

同样,在单次、单药治疗的14天后,复检显示他体内的癌细胞经已完全消失;一个月后能够起床回家,过上了正常小朋友的生活。后来,我们对这位小朋友进行持续的跟踪,到今天仍未复发。

临床上,白血病只要五年内不复发,基本上可以认为是治愈了,所以我们对他的治愈持乐观态度。

目前,这个产品已经获得药监局两个临床试验的批件,而我们也正在积极推进更大规模的临床实验,证明药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所以我们很有信心做出一个自主研发的全新基因细胞药物,并且是行业内领先的长效CAR-T药物,让癌症不再是绝症。

除了IM19,另外我们还有几个其他针对不同类型肿瘤的治疗,像是骨髓瘤、肝癌、神经胶质瘤等等,其中有几个非常有机会成为全球第一。这些在研的药物都是我们自主开发,并拥有知识产权的新药。

尽管如此,整体上而言,基因细胞药物仍存在很大的挑战。

首先,定价极高。可以用来治疗类似的血液肿瘤和白血病的药物,如诺华的KYMRIAH或是吉利德-凯特的YESCARTA,定价是47万或7万美元。所幸,现在它们已经纳入了美国的医保范围,不过对中国患者而言,想要普遍用到这个药物还是艰难。

其次,生产瓶颈。化学药的生产方面,无论国内外都已经能做到顶尖的质量和产能。但是基因细胞药物是一种全新的药物,即使是美国的诺华也无法很好地解决产能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它的价格如此之高。

这七十年来,中国制药从无到有、从仿制走到了创新,而基因细胞药物是如今创新医药最前沿的领域之一。

但话说回来,无论是小分子、大分子或基因细胞药物(化学药或生物药),在临床医学上都是统一的整体。它不像人类过去经历的宇宙观更迭,日心说取代了地心说、膨胀的宇宙更正了静止的宇宙——它们是并存、互补的,生物药无法替代化学药,而化学药也有解决不了的难题。

展望:从前沿到领先

年,是特殊的一年,是中国经历新医改的第十个年头。十年来,不仅在信息产业和计算机技术上我们发生了蜕变,在医药行业,我们也迎来了一次质的飞跃,不仅是技术上,更重要的是在监管体系上。

如今,国内做创新药的速度以及技术的土壤已经初步具备,尤其是基因细胞药物这种全新的技术领域,我们与美国的差距比想象中的更小。

接下来的十年,是中国医药尤其创新药物领域能够追赶、甚至超过美国的黄金十年。我们盼望中国成为基因细胞药物领域领头羊的那一天早日到来。

热爱科学的人都在这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ooiwm.com/tjyy/15732.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