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急宝宝发烧怎么办7个超赞降温法让你

时间:2017-1-16 12:32:32 来源:扁桃体恶性淋巴瘤

1.什么是发烧?

发烧是人体与外来入侵的病原作战的结果,发热越高,说明人体的反抗能力越强,并不意味着疾病越严重。

2.婴儿为什么会发热?

发热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发烧可以有效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减少对人体的破坏。

大部分病原微生物最合适的生长温度就是37度,温度升高,病原繁殖能力会明显降低。不要着急把体温减至正常!也要留意除了发烧外的其他症状。

3.为什么3个月以下的婴儿很少高烧?

三个月以下的婴幼儿由于免疫功能尚没有发育成熟,抵抗力不强,即使有严重的肺炎,也很少高热。

4.小于3个月的婴儿发烧通常是什么病因?

以细菌感染最常见(如B型链球菌);其它如呼吸道、泌尿道、肠胃道受感染或中耳炎也会引起发烧。最严重的感染疾病是败血症。所以新生儿发烧时,一定要带给医生检查,早治疗。

5.大于3个月的婴儿发烧通常是什么病因?

最常见的是感冒、中耳炎、泌尿道感染。除了严重的中耳炎可以看到脓流到耳朵之外,大部份是无法从外表看到异常现象。

6.常见的高烧是什么病症?

常见的高热就是幼儿急疹,这个疾病多发于6-9个月的婴儿,体温一般都在39度以上,高烧三天。但孩子的精神一般很好,72小时体温消退,脸、四肢出现红色皮疹,2-3天皮疹消失痊愈,几乎没有任何后遗症。

7.体温几度才算是发烧?

儿童的体温在36.2℃~37℃为正常。一般定义:肛温高于37.8℃,口温高于37.3℃,腋温高于36.8℃为发烧。

8.如何正确量体温?

(1)测量腋温比肛温好:因肛温必须插入肛门内,对宝宝较具刺激性,腋温则较温和。

(2)三岁以下宝宝适用水银温度计或耳温枪:耳温枪的准确性及安全性已被医界肯定;水银温度计则较电子温度计准确。

(3)使用前将水银柱甩至36℃以下:如此测量到的体温才准确。

(4)需测量足够时间:若测量腋温水银温度计需夹5分钟以上,肛温水银温度计则仅需1分钟即可。耳温计几秒钟就好。

(5)肛表要先润滑:测量肛温前,需先在肛表上涂上润滑膏,然后插入肛门内2公分即可。

(6)洗澡、饮食、运动后不可立即量体温。

9.按照发烧的程度怎么分级?

(1)低热37.5~38.0℃;

(2)中等热38.1~39.0℃;

(3)高热39.1~40.0℃;

(4)超高热40℃以上。

10.按发热时间长短怎么分类?

(1)短期发热:发热2周,多伴有局部症状和体征;

(2)长期发热:发热时间≥2周,有些可无明显症状、体征;

(3)原因不明发热(FUO):发热持续或间歇超过3周

(4)慢性低热持续一个月以上。

11.发热有哪些常见热型?

(1)稽留热:持续发热,体温波动很小,一般不超过0.6℃;

(2)弛张热:发热体温波动上下2~3℃,但未降到正常;

(3)间歇热:发热回到正常至少24小时又发热;

(4)双峰热:24小时内发热有两次高峰;

(5)复发性或再发性发热:发热多次发作,每次持续数日,发作期间1至数日体温正常;

(6)不规则热:热型无一定规律。

小儿热型不如成人典型,近年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以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使热型发生变化,使得热型对疾病的鉴别诊断受到影响。

12.不同病症的发热有哪些伴随症状?

(1)若发现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可能为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腺炎;

(2)若皮肤出现皮疹,可能为常见的出疹性传染病,如幼儿急疹、麻疹、风疹等;

(3)若发现疱疹,可能为水痘、手足口病等;

(4)若发现皮肤有淤斑,应考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亦应考虑血液系统疾病;

(5)若发现浅表淋巴结肿大,应考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亦应该注意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

(6)若发现口腔黏膜有斑点,可能为麻疹;

(7)若肺部听诊闻及痰鸣音或水泡音,是急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的体征,肺部听诊有哮鸣音,应考虑喘息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哮喘;

(8)腹部有明显的压痛或其他体征,应注意急腹症如急性阑尾炎、肠梗阻等。

13.小儿发烧有哪些并发症?

(1)脱水及酸碱平衡紊乱

高热容易造成脱水,脱水不仅使退热困难,还会影响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发生酸中毒等。同时患儿会发生口干口渴、烦躁不安甚至说胡话或抽搐,热度不仅不退且会更高,可能会发生低钠血症,多见于平时有营养不良的婴幼儿。

(2)热性惊厥

有些患儿发热时抽搐,多发生于高热骤起之时,一次发热一般发作一次,很少超过2次以上,只要抽搐时间不长,处理得当,对孩子健康影响不大。

(3)脑水肿

当体温超过41℃时,体内蛋白质会发生分解,可引起脑水肿而致病孩死亡或留下脑病后遗症。因此,孩子出现40℃以上高热时必须立即就医。

14.与成人相比,婴儿发热有什么不同?

一般小孩基础体温比成人要高,成人的耐受力不如小孩好,但是小孩长期发热对大脑不好。

15.宝宝发烧一般多久会好?

小孩发烧大多是病毒引起的,病程一般在3到5天,视小孩的身体状况而定。这期间会反复发烧,这是由于病毒在体内造成的,属正常现象,家长不必过于着急。家长太过紧张会给幼儿造成压力,不利于病情的恢复,应多给他喝水。

16.一般婴儿发烧有什么规律?

孩子发烧有个规律:如果发烧时手脚冰冷、面色苍白,则说明孩子的体温还会上升;而如果孩子手脚变暖,出汗了,就说明体温不会再上升。

17.发热对婴儿的影响?

(1)其实一般是低于41度的发烧都不会烧坏脑子,除非它本身的发烧是由于中枢系统的疾病导致的,比如脑膜炎、脑炎,那这种情况下就是本身脑袋有毛病引起的发烧。

(2)另外发烧一般不会引起抽搐。发烧引起抽搐的机率只有3%到5%,六岁以下的儿童多见,六岁以上就少了。

(3)高热惊厥高发年龄段是一岁到三岁,通常来说这种高热惊厥对小朋友来说是没有害的,但是要及时地处理。

18.婴儿高烧会有什么严重后果?

高热可以引起机体代谢障碍和各系统功能紊乱,导致重要器官的损伤。

由于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够完善,尤其是5岁以下患儿在发热时易发生惊厥,从而对大脑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故对小儿发热,尤其是高热应及时予以退热处理。

19.婴儿发热能吃药吗?

宝宝发热时,应适当采取一些退热措施,常见的有物理降温法和药物降温法,通常医生建议当腋温高于38.5℃时,可服用退烧药。世卫组织建议2个月内的婴儿禁止使用任何退热药品,此时及时就医。

20.家中常备的退烧药,婴儿能用吗?

家中常备退烧药,大多是针对成人的,不建议给宝宝用。给宝宝用的退烧药应该是医生指定的退烧药。

21.常见有哪些退烧药?

(1)对乙酰氨基酚,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婴儿和儿童高热时的首选退热药。它的解热作用缓和而持久,以疗效好、副作用少、吸收迅速完全为特点。

(2)布洛芬,退热速度快,效果显著,且退热持续时间可维持6~8小时,副作用小。

(3)阿司匹林,退热作用较强,但副作用相对较大。

(4)尼美舒利,退热效果相对布洛芬好,但副作用相对也较大,特别是对肝脏的副作用屡有报道。

(5)消炎痛,具有较强而持久的退热效果,由于本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对肝功、肾脏和血液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一般情况下都不采用。

(6)安乃近,是一个古老的退热药物,退热效果迅速,肾损伤等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只有在急性高热且病情急重,又无其他有效解热药可用的情况下,才用于紧急退热。一般只用一次,以保证安全。

(7)中药退热药,很多中药都有不同程度的退热作用,但由于中药退热作用缓慢,而且所含药物成分不是十分清楚,不推荐家长选用中药退热。

注意:一般情况退烧药的退烧效果和副作用成正比!效果越好,副作用越大。

对于这些退烧药,妈妈在知道其有没有副作用后,慎重用药,切不可随意用药,最好遵循医嘱。

22.什么情况下能吃退热药?

医学表明腋温38.5℃以上使用退热药,但并非绝对,还要参考宝宝当时的情况。如果宝宝的精神好、能吃、能玩,即使测得的腋温在38.5℃以上,还是可以考虑继续观察,暂不使用退热药;但如果在发热的寒战期测值,即使测得的数值略有不到38.5℃,那往往意味着体温可能还会继续迅速升高,一般须用药。您也可以根据宝宝当时的一般表现和以往的护理经验,考虑是否使用退热药。

23.哪些退热药相对安全?

(1)任何一种药物都非绝对安全,世界卫生组织和儿科医生推荐使用的婴幼儿退热药物主要有两种成分: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家长可以根据宝宝的年龄和具体的症状来选择。

(2)两岁以下儿童和普通发热,通常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

对乙酰氨基酚退热起效快,控制体温的时间大约为两小时左右;副作用相对较少,但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即随着剂量的上升疗效上升,因此要防止过量而引起肝脏的损害。

(3)3岁以上且发生高热,可以使用布洛芬。

布洛芬退热相对平稳而持久,控制体温的时间大约可以持续6-8小时;对39℃以上高热的效果较对乙酰氨基酚更强,退高热的效果大约可以维持4-6小时;副作用相对较少,但过量服用可能会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和癫痫发作等情况。

24.怎样吃退热药才能确保安全?

(1)成分不同,安全剂量不同。应谨遵医嘱。

(2)注意:具体使用时应参照药物说明书;

(3)建议退热药连续服用不超过7天;

(4)未经医师指导,不能同时服用其他含同种成分的复方感冒药。

25.反复高热,怎么办?

医学证明反复高热时,两种成分的药物交替使用安全高、效果好。

即在发烧期间,一次服用布洛芬后,下次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两种成分的药物交替使用,可减少反复使用一种药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又可维持较好的退热效果。

26.吃了退热药,为何高热仍然不退?

体温下降需要通过增加人体的散热来完成的,主要是通过皮肤发汗、尿液排出等完成。

所以,即使药物选择正确,剂量使用恰当,但要达到理想的退热效果,必须让孩子摄入足够的液体,不然退热药就不能发挥退热的作用。此外,适当的物理降温有助于达到更好的退热效果。

当然,发热期间,体温时高时低是普遍现象,须待病因消除、疾病治愈后,体温调定点恢复到原来的设定,体温方能恢复到正常。

27.吃了退热药,体温降得过低怎么办?

如在使用药物后,伴随着大量出汗,体温迅速下降到明显低于正常体温,通常是因为退热药使用剂量偏大,或者联合使用了其他的退热药或激素类药物。

此时,需要为孩子保暖,尤其是四肢,可以适当调整室内温度,必要时使用暖水袋等保温措施;同时为孩子补充温暖的水和果汁,以补充大量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通常经过上述的处理,体温会逐渐恢复到正常,假如小宝宝(或)伴随精神差、反应差,应及时就医。

28.每种药物都严格按照说明书的剂量服用,为何还会过量?

目前治疗感冒的药物多以复合制剂为主,各种纷繁的药物商品名的背后,每一种的复合成分和比例有所不同,因此,在自行选择非处方药时,不仅要关心各种药物说明书上的服用剂量,更要







































北京好治疗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治疗费用是多少

转载请注明:http://www.ooiwm.com/tjyy/6020.html
热点排行
扁桃体炎的饮食疗法有

扁桃体炎的饮食疗法可以用到哪些?扁桃体发炎时,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疗法……【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扁桃体炎的饮食疗法有

扁桃体炎的饮食疗法可以用到哪些?扁桃体发炎时,最有效的治疗方……【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扁桃体炎的饮食疗法有

扁桃体炎的饮食疗法可以用到哪些?扁桃体发炎时,最有效的治疗方……【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