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病毒的发现历程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从当初认为是一种毒素,到后期电子显微镜帮助下看到了独立的病毒颗粒,到今天明确某些疾病与病毒的关系,人类经历了漫长、艰辛的过程。人乳头状瘤病毒的发现也是艰难历程的体现。
人乳头状瘤病毒是一种嗜上皮性病毒,在人和动物中分布广泛。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的宿主为人类。属双链闭环的小DNA病毒,包含约个碱基对,易感染人类表皮和粘膜鳞状上皮。其家族成员有多个,其中20余个与人类肿瘤有关,最常见的是宫颈癌,其他还有结肠癌、口腔咽喉癌、扁桃体癌、肛门癌、阴道癌和阴茎癌等等。早期的发现和认识:1、年发现乳头瘤病毒是皮肤疣的病原。
2、年Shope在绵尾兔体内首次发现乳头瘤病毒,随后相继在人和各种动物中发现了乳头瘤病毒。
3、年,HPV被证实是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之一。
发现HPV与宫颈癌的故事:早期人们认为宫颈癌的元凶是疱疹病毒,各国科学家投入了大量的研究,其中也包括了年出生的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德国埃朗根-纽伦堡大学病毒学教授,但是都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年,豪森博士到美国佛罗里达参加一个关于疱疹病毒的会议。他如同一名不速之客,在会议上毫不留情地用一系列结果,证明疱疹病毒同宫颈癌无关。同时,提出了人乳头状瘤病毒才可能是宫颈癌元凶的假设。可是这并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和认可。
此后,豪森博士为了证实自己的观点,全身心地投入了研究,他试图用从皮肤疣中提取出HPV的DNA做探针,去看看宫颈癌细胞中是否存在和它们匹配的DNA,结果是残酷的。历时几年都没有结果出现,开始有许多人称他“一生只钻研一件事是愚蠢的”,一些同他并肩作战的同行也纷纷离去。豪森博士没有放弃,而是不断地改进试验方法,他认为,HPV有很多种类型,很有可能引起宫颈癌的HPV和引起皮肤疣的HPV不是一个类型。终于年,豪森在宫颈癌细胞中发现了一种新型的HPV16型,后来他又发现了HPV18型。由于其在病毒研究上的贡献,豪森博士在年获得诺贝尔奖。
到了20世纪90年代,大量研究资料证明,HPV与宫颈癌、肛门癌、阴茎癌甚至喉癌、舌癌等有明确的关系。
年世界卫生组织将HPV确定为宫颈癌的病因,因此宫颈癌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一种病因明确的,可以预防和治愈的恶性肿瘤。
HPV疫苗的研制历程:病毒已经研究出来了,一般的经历就该是研制疫苗,预防这种病毒了,于是豪森博士首先想到的是联系制药公司,但事情并非一帆风顺,资助他研究的公司经过市场调研认为该疫苗没有市场前景,停止了帮助,此后的一段时间,似乎豪森本人也心灰意冷了。
直到年,一家医药公司的疫苗研究小组才在《柳叶刀》杂志发表了预防HPV16和HPV18疫苗研制成功的消息。到了年,美国FDA批准了世界上第一个可预防由HPV6、HPV11、HPV16和HPV18引起的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生殖器疣疫苗的上市应用。
我国的疫苗研究已经进行了临床试验,不久的将来就会应用于疾病的预防,前期有过报道国内妇女到香港注射疫苗的时代也将一去不复返了!
30多年的坚持,换来了人类科学的进步。对正确道路的坚持不懈,努力前行是科学工作者的精神。还有多少在科学研究道路上默默奉献的人们,都是值得我们敬仰的,可能穷其一生也不会出现结果,但他们的成败依然对未来科学的发展起到了基石的作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