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经常发炎小心这个癌症找上门

时间:2020-9-15 19:37:57 来源:扁桃体恶性淋巴瘤

白癜风发病原因有哪些 http://pf.39.net/bdfyy/bdfzd/190915/7465523.html
11月26日,歌手张咪的一条微博冲上热搜。

她自曝确诊扁桃体癌症晚期:

以前从未想过「癌症晚期」这四个字会和自己有所关联,甚至拿到确诊报告时,都无法相信眼前的白纸黑字是真的。

明天和疾病,不知道哪一个先到来,对普通人如此,对明星亦如此。为张咪感慨唏嘘的同时,我们是否更应该思考:

她的疾病若能在早期发现,就不必触及生死的话题!

而扁桃体癌之所以称之为「会伪装的癌症」,就是因为其早期症状与急性扁桃体炎相似,容易让人不以为意。

等到肿瘤生长较大,才发现已经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怎么发现这个「伪装者」?

小的扁桃体癌可无症状,肿瘤增大可引起长期咽痛,或放射至耳部,吞咽时明显(若疼痛为持续性,应高度警惕),存在咽部异物感,声音改变、体重下降,扁桃体上出现白或红色斑块。

任何以上症状持续超过2周,应尽快就医。

医生通常以查体三个「一」作为扁桃体癌的诊断关键:

一侧咽痛,(同)一侧扁桃体肿大,(同)一侧下颌淋巴结肿大。

为什么扁桃体癌会找上门?

扁桃体癌的发病考虑与烟酒嗜好、重辣、嚼槟榔(扁桃体黏膜皮肤娇嫩,槟榔反复刺激易引起纤维性病变)、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有关。

还有一个危险因素是长期的炎症刺激,比如:

反复感冒、病毒刺激扁桃腺导致持续发炎;

饮水量不足、牙齿清洁不到位,可导致扁桃腺内出现结石;

长期吸入刺激性气体,可使扁桃体粘膜充血水肿、上皮细胞萎缩变性,引发癌变。

做什检查能确诊?

扁桃体癌的发病率并不高,仅占全身肿瘤的0.5%,所以不必过于惊慌。

但有上述高危因素的群体,尤其是40岁以上,长期咽部不适,口咽检查发现单侧扁桃体不对称扩大,应考虑扁桃体癌可能,并尽早完善以下检查:

病理活检:诊断扁桃体癌的金标准;

颈部超声:评估颈部淋巴结病变,确认头颈癌迹象;

口咽、颈部的CT及MRI。

手术治疗还是放疗?

确诊扁桃体癌后的治疗方案,通常取决于肿瘤的临床分期:

T1:肿瘤最大径≤2cm,尚未扩散。

T2:肿瘤最大径>2cm,但≤4cm,尚未扩散。

T3:肿瘤最大径>4cm,侵犯周围淋巴结。

T4:肿瘤侵犯下颌骨、硬腭、鼻咽、翼内外肌、舌根、颈内动脉等邻近结构。

对于扁桃体癌T1、T2病变,常采取单纯放疗;T3、T4病变范围广,常采取手术+放疗的综合治疗方法。

手术包括:联合根治术、单纯扁桃体摘除术、放射后外科挽救等,怀疑经淋巴结转移,加行颈部淋巴清扫术。

如何预防扁桃体癌?

扁桃体癌早期病变预后较好,第1、2期扁桃体癌的5年生存率超过50%,到了第3、4期则降低至37.5%,但如果有远端转移,则低于30%,因此,预防和早诊尤为重要。

生活

方式

着手

防癌

1.强身健体、充分休息、远离烟酒,气温变化明显时注意保暖。

2.经常开窗通风,保持适宜的温湿度,远离有害气体及粉尘;

3.应清淡饮食,禁食辛辣、煎炸、油腻;

4.喉咙不适可暂时进流食,如粥、面条等,咽痛较重可适量吃些冷饮;

5.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止痛,用碱性含漱剂漱口来缓解一下;

6.伴有发热可物理降温、吃点退烧药,对症处理。

成年人的世界有很多无奈,努力工作和保持健康之间,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得已。但很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可以改善的。

用知识避免可能引发癌症的种种因素及风险,那些不幸大多可以避免!

推荐学习:

参考文献:

1.闫海霞.扁桃体癌患者的放射治疗[J].中外健康文摘,(10):-.2.

转载请注明:http://www.ooiwm.com/lblcs/11038.html
热点排行
简述扁桃体炎常识

慢性扁桃体炎可能是因为我们平时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很好的注意不补水和休息,……【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简述扁桃体炎常识

慢性扁桃体炎可能是因为我们平时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很好的注意不……【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简述扁桃体炎常识

慢性扁桃体炎可能是因为我们平时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很好的注意不……【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